“我们是脸朝黄土背朝天地过日子”,这是花板乡狮子宝村村民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村里的青壮年劳力纷纷外出打工,近900人的村只留下了110多个老弱病残坚守着。土地撂荒、基础设施差、产业发展滞后、群众思想观念落后,收入水平低成为困扰这个村子的问题。(四川文明网)
“第一书记”到农村工作,要把自己看作村干部的普通一员,为村两委班子注入了新鲜血液。“第一书记”要充分利用所学和特长,积极为建设农村、服务农民、发展农业作出贡献,同时自身也要得到充分锻炼和提高,使自己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骨干力量。
当好学习型村干部。“第一书记”年轻,精力充沛,需要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知识优势,认真向其他村干部学习农村实用技术、富民强村政策、和谐治村经验,结合当地实际,苦学致富本领,积极为当地经济发展献计献策。“第一书记”要放下架子,主动与农民党员、土专家、田秀才、种养殖大户等结成互学对子,整合两者优势,取长补短,逐步实现同提高、共进步、促发展的目标。 当好开拓型村干部。“第一书记”需要充分利用自己知识丰富、思维敏捷、学有专长的优势,通过互联网、报纸杂志等途径,借鉴学习先进村发展经验、个人创业做法,将其吸收利用。充分利用掌握的农业科技和经济知识,为村级发展献计献策,找准路子,勇闯市场,引导村民走科学发展之路。 当好亲民型村干部。“第一书记”要坚持联系群众,做到定点联系离任村干部、老党员、留守家庭、致富能手和困难群众,通过定期上门走访,及时掌握村民的思想动态。需要身在村上,心在村上,要经常深入田间地头、深入群众,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掌握好社情民意,真实了解群众的所需、所想、所急,力所能及地为生活困难的群众解决生活困难。 当好致富型村干部。“第一书记”需要结合村情,通过网络、电视、报刊、杂志等多种途径,了解相关的致富信息,为群众提供免费的信息咨询和服务,帮助村民寻找致富项目。积极结合实际,做好调查研究,开展好产业创业项目,成为带动群众致富增收的领路人。要通过自身示范带动,手把手传授致富技术,帮资金、引项目,帮助没有富裕起来的农村党员群众真正掌握一门致富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