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实现社会精细化、规范化管理,电子信息化是绕不过去的一道坎。近年来,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进步,政府在社会经济管理方面也不断引进电子科技,通过信息化管理的方式将传统的纸质资料数据统一起来。但是,由于全国各地利用使用计算机技术水平不一,中央缺乏强有力的顶层设计,导致各地信息化管理进程前后不一。 近期,有媒体报道,全国公积金管理系统即是目前我国信息化管理困境的典型例子。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住房公积金监管司的统计,目前全国设置的公积金管理机构共个,截至年月,全国住房公积金缴存人总数亿人,缴存总额万亿元,但分散在多个分中心。住建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多个中心都各有一套系统,不能互相连通,想建全国性住房信息监管系统就得一家一家谈,一家一家做技术标准,成本巨大。然而,各地为了让建设信息系统的资金到自己的账户上,便不得不各自为阵重复开发信息管理系统。 公积金管理系统目前的困境也可能是下一阶段不动产登记制度实施将面临的困境,各地区标准不一,中央缺乏统一的标准和有效的顶层设计,将全国各地的数据集中到一个系统中。这不仅是重复建设系统造成资源浪费,而且使信息化管理沦为摆设,原计划通过信息化管理实现的社会精细化管理、规范化管理成为乌托邦。 因此,如城乡住建部有关负责人所言,要建全国性系统成本巨大,但是让这“巨大成本”分散到全国,让各地区自行建设自己的系统,其成本便如滚雪球一般,越来越大。所以,尽管成本巨大,仍需要不惜成本,搭建统一完备的系统,让全国数据集中起来,才能真正实现高效、规范、集约的管理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