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熙熙皆为名来,世人攘攘皆为利往。身在世俗生活中,追求名利本是寻常之事。但是,没有正义感,缺少公德心,沉浸在追名逐利之中,不免会掉入万恶深渊。纵观林林种种落马官员,多少是没有逃过名利诱惑,没有守住取之有道的基本常理。 今天《人民日报》刊文,狠批领导干部制造“偶遇”,沽名钓誉,扭曲名利观。文中揭露了近些年现实生活中的不少怪相。为了宣扬自己低调,故意让媒体拍着自己挤地铁走群众风;而在各种评优奖项中,名列前茅的又不少是局座干部。领导干部走朴实节俭风,将工作做实做好,受到表彰,让老百姓知晓,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不少领导干部初衷并非如此,而只是作秀,沽名钓誉,没有摆脱私心杂念。 歪曲的名利观无疑会影响工作作风和工作方向。近年来,全国各地出了不上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的烂尾工程,主政者多是为让上级组织看到自己,为升迁,而不顾事情的客观可行性,只是一味攀附名利。最后,不但没有功成名就,还搞得身败名裂。 是言“莫言名与利,名利是身仇”。作为一个党员干部,尤其要有正确看到名利,一定程度上它会给予人幸福感和自豪感,但是如果将其作为工作和生活的出发点和目标,便会将人引入歧途。因此,要修得一身正气,党员干部首先得树立正确名利观念,不为名所缚,也不为利所累,然后才能踏踏实实干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