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互联网发展,方便快捷的网络购物日趋流行,贩毒分子竟然也盯上便捷的互联网,与民警在虚拟空间玩“暗战”,利用QQ、微信等聊天工具贩卖毒品。近日,通川区警方发动“雷霆攻势”,成功将一个贩毒网络的三名核心成员抓获。
今年9月初,通川区公安分局刑侦大队“雷霆三组”(西外中队)先后抓获多名吸毒人员,民警对吸毒人员仔细调查,发现了一条比较模糊的线索:几名吸毒人员的毒品都来源于“网购”。
办案民警通过大量秘密调查获悉,20多岁的青年男子李某,无固定职业,且居无定所,却有一辆现代轿车。李某行踪非常诡秘,经常在达城西外活动,时常与吸毒人员接触,并多次向吸毒人员提供冰毒。
民警顺线调查发现,青年男子王某、王某某与李某十分相似,本身就是“溜冰”吸毒人员,因吸毒成瘾以贩养吸,时常向其他吸毒人员提供冰毒等毒品,他们身边都隐藏着一个吸贩毒的圈子,3个吸贩毒圈子又相互交叉,在西外及老城区形成了一个较大的贩毒网络。
这3名嫌疑人身藏何处?他们是怎样进行毒品交易呢?办案民警深入调查发现,3名嫌疑人都有一个奇特的QQ群或微信群,其中有数十名成员,“货”、“东西”或“冰”等字词是群里聊天的常见字。
办案民警经大量秘密调查发现,奇特QQ群或微信群通过吸毒人员相互介绍传播而形成,大多数都是吸毒人员,群主经常不定期发布到货信息及冰毒等毒品的价格,并与有购买意向的吸毒人员进行点对点沟通,以及约定重量、打款方式等。双方谈妥之后,购毒人可以通过银行汇款或支付宝转账等方式交付毒资。贩毒人员十分狡猾,很少在社会面上活动,以避免引起警方注意。有时,贩毒人员将毒品藏于路灯下、巷子里等隐蔽地点,再将藏匿地点及照片发给购毒人,让购毒人“按图索骥”自行提货。有时,双方也可约定地点现金交易,假如有人在KTV喝酒唱歌或在宾馆开房时,突然需要冰毒等毒品“助兴”,购毒人通过QQ或微信与贩毒人联系后,贩毒人员还可以驾车“送货上门”。
9月22日,警方查清了嫌疑人李某、王某及王某某的情况后,决定采取收网行动。当晚10时许,一组办案民警经调查得知,嫌疑人李某正在西外钢花小区附近进行毒品交易,立即驱车赶往现场实施抓捕,在西河路附近的一条小巷子里将其擒获,并从其身上缴获冰毒等毒品10余克。接着,另一组办案民警在西外天恒花园附近某酒店大门外,将正在进行毒品交易的嫌疑人王某抓获,从其身上搜查缴获冰毒等毒品10余克。
次日凌晨2时许,办案民警侦查发现,嫌疑人王某某窜到了达城凤凰头一带活动,便迅速赶到凤凰头秘密蹲守布控。不久,办案民警发现嫌疑人王某某钻进了马蹄街与荷叶街交会处附近某酒店旁边的一条巷子,便立即悄悄“跟进”堵住巷子的两头,将正在进行毒品交易的嫌疑人王某某抓获,从其身上搜查缴获冰毒等毒品10余克。
办案民警一晚连续抓获3名毒贩,成功将一个贩毒网络的3名核心成员“一网打尽”,并搜缴冰毒等毒品40余克。
目前,嫌疑人李某、王某及王某某都已被警方刑事拘留,此案仍在进一步调查处理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