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泸州8月15日讯(刘传富 记者 岳东)8月15日,四川新闻网记者在泸州市龙马潭区莲花池街道摇翔路的一家餐厅内看到,有两位1.7米的高挑“美女”,慢悠悠地给客人推着石磨磨豆花,推磨、加料,整个过程显得十分协调娴熟,而且从早上忙到傍晚从不叫苦叫累;在店门口,另外一名“美女”随时挥手招待来客,显得彬彬有礼,引来生意红红火火。而她们,并非是店主邹属民老人请来的服务员,却是由他亲自发明的机器人。今日,记者走进这家“机器人餐厅”,了解牛人邹属民发明背后的故事。
两月手绘千张图纸 誓让机器人推石磨 现年72岁的邹属民家住龙马潭区莲花池街道,从小读书成绩就一直拔尖。高中时候,他就立下了长大从事工业生产过程自动化的理想。后来毕业于成都工学院(现四川大学),凭借优异的成绩当上了一名工程师。 工作期间,分配到一国营厂,从事技改、科研等工作,曾参与中国科学院重点科研项目——超导电子照相机试制、宜宾五粮液星火计划项目——39度五粮液自动化包装线设备的设计研发等。1989年积极响应国家政策“下海”创业,后来全身心投入到发明创造中。 “全世界都在研究机器人,主要用在汽车制造业以及有毒、有害而危险的场所,能否将机器人贴近群众生活呢?”去年年初,发明不断的邹属民突然萌生了发明灵感,想利用自己的所学玩点“新鲜”。然而,怎么才能办到呢?邹属民想到,石磨豆花老少皆宜营养可口,现在城里人几乎很难吃到了,主要是因为传统的人工磨浆方式太费时,很多人都不愿意干。于是,他决定恢复传统,发明机器人推石磨,开个“机器人餐厅”卖正宗的石磨豆花。 说干就干,去年10月,邹属民进入设计阶段,仅仅两个月时间,他不分白天和黑夜,甚至通宵达旦陆续手绘1000多张图纸,自主设计了推石磨磨豆花机器人的所有结构和部件,同时申请专利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并投入数万元资金,从农村找来石磨,购进相关材料,全心全意研制集推磨、添料和迎宾为一体的机器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