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 记
《两代沧桑》一二三部四川方言长篇纪实小说,共138万字。从语言结构来看,一直是走路看地下,打鱼看浪花,不脱乡土壳壳,一直莫得装疯迷窍的华丽词藻,都是用精炼的口水话去白描,好多不打紧的事情就没有去挨边,就怕搒倒就收不倒口口,哪怕是挨了边的事情也是点到为止……一二三部出现的人物多,莫得篇幅去把细描写他们的长相、内心活动……这样子可以留给读者很多想象。不过,爱恰到好处的一个接一个的展言子,好多言子还是谚语、歇后语书上莫得的干货,主要是使拉杂的长文更有嚼头……
往往,你写哪个人好,他觉得是应该的,甚至还嫌你粉(夸)得不够;要是你把哪个人写有点儿不周正,也就是用了贬义词或反讽手法,他都有可能跳起八丈高……不过,我还是把《两代沧桑》一二三部写杀角了,哪怕好多该写的没有写,想写的又不敢写……
难哦,从动笔到写完,130多万字的四川方言……前几年闹吼了,要推广官话,也就是普通话,有朋友就善意的给我泼冷水:“你娃使方言写小说写来捞毬(无用),语言障碍一开始就把自己的路堵死了……”我中途几次都想丢笔,因招来亲朋好友或多或少的冷言讽语,以至剌儿话,最后我还是我行我素,挤时间朝死里整。可以说,用方言行文很苦,我估倒多吃力地要用方言来写《两代沧桑》。要是用官话来写,根本写不出老四川老成都的味道,关键是,用官话来写就点儿都莫得写头了。
难哦,由于种种原因,一二三部第四个版本都是用的第一称写的,第五个版才改成第三人称,哦哟,这一改工程就大了,每部至少要用一个半月的时间,起早摸黑逐字逐句改成第三人称,由于阅读惯性,就是在出版的一校中,都难免要不要逮倒一个“我”。
难哦,出版过程中,排成书版的一校书稿,又由于有些原因,加上我也嫌篇幅太长了,每一部在校对完了后,又把细删节了一两个印张。这种删节,也是逐字逐句的删,删那些筛边打网的与主线关联不大的内容,还有不该搒的……淘神,实在淘神。
早先,世人都还在说我运气好,那阵躲脱了上山下乡……于是乎,我足足拿了21万字的篇幅,俭俭省省的把我在铁道兵刻骨铭心的五年,所亲自经历的亲眼看倒的亲耳听倒的,真真实实的整理筛选出来,写了三个大章,也只算是门缝缝头看铁道兵——至少让人们晓得啥子是铁道兵?也让七十年代以后出生的人晓得中国早先有个最大的兵种,叫铁道兵。部队上,算是语言大杂交大杂烩的地方,东北人也不见得说的就是纯正的东北话,四川人也捡了不少北方腔。
虽说我没有下乡,其实比当知青儿万恶多倍……当然,像我这号咬卵匠,就像豆芽儿长齐天——还是小菜一碟,弄得你娃是黄连投的苦胆胎——一苦到底。
这二年,媒体先是麻起胆子在整方言,这阵是敞起在整,报纸爱使用方言词字做扯眼儿标题,文中夹杂方言词字;电视也莽开方言节目,操的恰恰又是四川普通话,屏幕底下打字幕。不过,写的方言多半都是在音译,也就是音同字错,有的还错得简直不巴谱谱……莫得笑头,我早就见怪不怪了。怪哪个,我在这儿不多发杂音,问题是,乱写方言词字也是误人子弟得嘛,好多方言词字都是有出处、传说、掌故、典故的得嘛。
不管你咋个认为《两代沧桑》都不来头,只愿你能在当中看倒一些你不晓得的、原来没多余弄醒豁的点点滴滴,那正是该我抿笑的初衷。
首先,我要感谢我的父母,从小到大给我摆了他们么多早先的故事;也要感谢刘舅娘、韩大孃、卢少统、周济生……给我摆了不少我父母早先的事、大安乡的事;还要感谢我的大哥给我摆的写的他当细娃儿的事……
其次,我要感谢遂宁市市中区政府办的付勇,2001年6月12号,我闯进他的办公室三言两语说明来意,他从文件柜,捧出一本精装的《遂宁县志》给我;我也要感谢陕西旬阳县文化馆,2004年我给他们打了一封信,他们找县档案史志局,由李春坤使快递给我寄一本儿《旬阳县志·民俗志》的油印本儿来。
然后,我要感谢一直关心我这套书和帮助过我的朋友们:
田明章,民间慈善家、摄影家。我的小说写完8年了,2013年12月,我与田明章相识简直是缘分,他当过兵,学过木匠,种过花木,养过鱼……当他得知我为出版这套小说一直焦头烂额,便主动资助一半多的出版费用,这让我感动万分,要不是他的慷慨解囊,我的这套小说不晓得何年何时才能面世?于是,凡是晓得这位伯乐资助我的朋友,都请我代他们向田明章致谢。
冯至诚,原《成都晚报》主任编辑、主持老成都专版。他曾为这套小说写的评论中概括:犹如一册二十世纪成都民俗生活世界的清明上河图。这正是:成都多大赋,平民少长歌,方言存信史,耐得岁月蹉。
冯荣光,擅长撰写老成都的作家。他帮我找过资料,又帮我刻录第一部样书的光盘,不下十次劝我学电脑……摆起我这套书,也是击节叹赏:算得上是成都方言之大成的地域语言宝库。
张义奇,文学评论家,对成都地方文学颇有研究。他很下细细的花了两个多月的时间,通读了这套小说,他评论:这套书是近百年成都平民的一部生活史,成都平民的创业史,成都平民的民俗史,成都平民的沧桑史,概括起来就是一部成都平民生活的百科全书。也算是,继李劼人先生的成都乡土小说之后成都地域文学的又一重要收获。
张兵(张回力),深圳电视台记者、编辑。他早先隔两年要回蓉探亲,见到我不仅口头上给我鼓劲,每次都估倒塞几百元给我,喊我拿去买笔墨、稿纸、书籍……让我着实感动。
卿少芳,机关打字员。前前后后五年,她挤业余时间把这套百多万字的方言长篇
纪实小说打出来了,我校对、删改了近十道,她都认真改正。
冯子禹,冯荣光的儿,我喊的冯儿,2008年初老冯支冯儿帮我在电脑市场组装电脑,我才晓得冯儿是电脑行家,从教我开机关机到文案操作,就成了我的电脑启蒙老师,反以后他都抽空或远程指教我,四年前他又引我跨进PS图片处理的门坎。
肖伟,计算机本科毕业,由于冯儿到外地打工半年,他就引荐中学同学肖伟来教我。肖伟除了教我电脑操作,我整了两个月都没注册成功天涯网,2009年1月30号,他来五分钟就帮我注册成功了,马上又帮我把小说发上天涯舞文弄墨版,又教我咋个更新咋个顶帖回帖,后来还教我咋个清理维护电脑。
龙梅,我的一个农民朋友老龙的大女子,为了小说的双面打印,我吃了很多苦头,结果龙梅来大半天就把我教会了。于是,我的三部小说,第四第五版本的双面打印,就是我自己打印的。
田凤荣,河南漯河人,作家,是我在天涯神交了七年的好友,她曾多次高度评价《两代沧桑》,于是天天顶我的小说,一直坚持了三年,后来她的小说在天涯沉了,她都又坚持了两年天天顶我的小说,很让我感动。
盛利(盛诗淇),重庆人,作家,也是我在天涯认识了六年的好友,她也多次对《两代沧桑》作过精彩点评,也是天天顶我的小说,也是她的小说在天涯沉了,又天天坚持顶我的小说一年,2010年初夏,她专门驱车到成都来见我。
张世光,他2009年4月在天涯发现我的方言小说,也是天天顶我的小说,见面后才晓得他是研究四川方言的民间学者,于是我们成了知己,他曾把细的把三部小说中的方言字词作过认真梳理与规范,还在网上买了好几本不同版本的四川方言字典、书籍送给我,出版过程中又一次嗯腾都不打,带病帮我一一校对,还是分文不取。
岳立,遂宁蓬溪人,大学毕业在杭州工作,他是2010年下半在天涯发现我的方言小说,有空就顶,2011年春节专门来看我,以后我的电脑稍不周正,他就远程几分钟帮我弄规矩,过后我就没有再麻烦冯儿和肖伟了。
我还要感谢关心过这套小说的朋友:高蜀平、刘煜、李为刚、易佳、吴克勤、吴晓毅、石光华、戴善奎、谢庄、杨雪玲……
最后,我还要感谢:时代与岁月、人生与命运给了我这闷多的经历;坎坷与苦难、成功与失败给了我这闷多的阅历;勤奋与思考、好学与向上给了我这闷多的积累……
限于敝人读书不多,这套书以头难免莫得这门儿那门儿的:吃玉麦打喝害——开黄腔的地塌,敬请读者品头论足,也就是揪、打、掐、摸、哈、骂……
舟戈(周宗富)
2014年12月28日于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