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阴似箭,“七七事变”78周年纪念日如期而至。新华网7月6日发表的一篇文章说:“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全民族抗战爆发78周年。在这个纪念胜利、反思战争的特殊时间节点回望‘七七’,历史的回声意蕴深邃、振聋发聩。” 是啊,炎黄子孙不能忘记:78年前的1937年7月7日夜,驻丰台日军在卢沟桥畔中国守军防区内进行军事演习,并借口失踪一名士兵,无理要求进入中国军队防守的宛平城搜索,遭到拒绝。日军遂向宛平城和卢沟桥发动攻击,挑起了蓄谋已久的“卢沟桥事变”。中国守军第29军官兵奋起抗击,打响了全民族抗战的第一枪。 今天,我们纪念“七七事变”,就是要牢记:落后就要挨打。“七七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妄图武力灭亡中国而蓄意制造的,是全面侵华的开始。鸦片战争以来的近百年,中华民族内忧外患,积贫积弱,受尽屈辱,才会为日本帝国主义所觊觎。众所周知,日本侵略者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侵吞我东北后,为挑起全面侵华战争,陆续运兵入关。到1936年,日军已从东、西、北三面包围了北平。1937年7月,日本法西斯集团经过充分准备后,悍然发动了“七七事变”,率先在世界的东方点燃了“二战”的战火。知耻而后勇,我们就是要奋发图强,锐意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早日使我中华跻身世界强国之林。 今天,我们纪念“七七事变”,就是要牢记:团结起来,振兴中华。“七七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即通电全国,号召全民族抗战;蒋介石也于当年7月17日发表了关于解决“卢沟桥事变”的谈话。此后,中华民族这头“东方睡狮”空前觉醒,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气节重新焕发,并成为中国人民坚持8年抗战、最终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根本力量。若没有军民的团结、爱国官兵的团结、一切进步力量的团结,戮力抗击日军,何来抗战胜利?历史雄辩地证明,团结就是力量,将无往而不胜;团结起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将指日可待。 再过2个月,我们将迎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当此之时,纪念“七七事变”,更具特殊的意义。纪念“七七事变”,我们不能忘却中国饱受屈辱的历史和血的教训,不能忘却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的8年抗战,不能忘却千千万万为了民族独立、解放而牺牲的革命先烈,更不能忘记被日军屠杀的3500万同胞。 当年卢沟桥的枪声,早已湮灭在历史的长河——涛声隐隐,回响着中华儿女不屈的呐喊……今天,我们周围的环境并不太平,领土争端尚未得到彻底解决,我们还需要更大的政治智慧来保持一个长久的和平发展环境。纪念“七七事变”和抗战胜利,就要勿忘先辈先烈的爱国情怀、民族气节、英雄气概和必胜信念;纪念“七七事变”和抗战胜利,告诫我们唯有不断壮大国家软、硬实力,才能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健步如飞;纪念“七七事变”和抗战胜利,提醒世人维护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成果和国际公平正义,维护来之不易的和平;纪念“七七事变”和抗战胜利,更警醒国人要时刻睁大眼睛,紧盯日本军国主义的幽灵。这,才是对“七七事变”、对抗战胜利最好的纪念。(杨兴俊) 声明:本网原创内容 转载请注明来源四川文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