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新闻网报道,17日上午,"5·19中国旅游日庆祝活动暨四川纳溪民歌节"在天仙硐乐道古镇拉开序幕,农民歌手们把一曲曲源自劳作中、生活中的歌曲搬上舞台,给大家一场最原生态的名歌盛宴。
活动现场,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赵小毅把“川南民歌第一村”的牌匾授予了纳溪区天仙硐乐道古镇,并与纳溪区签署了民歌合作协议。 来自纳溪区各街道、镇的农民歌手为观众们奉献上了多首经典的纳溪民歌。84岁的王绍彬老人是永宁河船工号子节目表演的领唱,他与同伴们在舞台上为观众再现了当年永宁河上的船工号子。他告诉记者,和他一起参加表演的都是当年一起拉船的,如今都有七八十岁了,“现在永宁河上已经没有船了,也就没有人再吼号子了。我们希望把这样的民间艺术传承下去。”王绍彬说。永宁河船工号子参加了四川省的春晚,引起了省音协的注意。今年4月,省音协一行专程到天仙硐乐道古镇考察后认为,天仙镇是纳溪民歌的发源地,乐道古镇完全有资格拥有川南民歌第一村的称号。 作为四川省首批物质文化遗产的"纳溪民歌",一直是纳溪的一张"文化名片",纳溪自上世纪五十年代就有"民歌之乡"的美誉,流传的民歌有上千首,建立了省内首个"四川省民歌研发基地"。举办此次中国旅游日暨四川纳溪民歌节活动,旨在将旅游产业与民俗文化有机结合,以民俗文化为载体,提升建成景区的景观质量,丰富旅游业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