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年没看过电影的我,被一篇写《狼图腾》电影的软文所打动。加之曾经为原著所吸引,进而下了决定看了一场电影。这篇软文的核心是说:《狼图腾》是部很有诚意的电影。
可是,看了电影后,我始终觉得,这部“养了狼”的电影,远没有读原著来得痛快。
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感觉?
1、如果说电影《狼图腾》是碎片,那么原著就是全景图。在原著里,通过每一章节,蒙古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跃然纸上,栩栩如生。我甚至觉得那些浮于纸上的人物都是有温度的。这可能是因为,原著每一章都是实实在在的“干货”,绝没有厚此薄彼的嫌疑。如果要用两个字来描述原著,我愿意将“宏大”赋予它。
2、而电影,限于时长,根本不可能将如此复杂、精细的命题一一描述到位,即使拍摄它的是世界上最好的动物导演。这在电影里就体现出来了,整个电影能让你牢牢记住的桥段有几个呢?你可能最先想到的是狼马大战。对,但你可曾想到,在电影中被一笔带过的”秋蚊”,“旱獭”、其实也是原著中相当重要的命题?缺少了它们,你便无法深刻理解游牧民族几千年来的艰难生活状态和他们的精神力量之源。
3、我个人觉得,如果拍电影的几亿能用来拍成电视剧,或许更能体现原著味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