郫县,我原来就只有“金温江,银郫县”这么一点印象,这次参加“郫县全景游”活动后我才知道,原来郫县有着根文化的深厚土壤,行摄游的丰富资源!
我们去的第一站是望丛祠。望丛祠建于北宋仁宗康定二年的1041年,为祭祀古蜀国的望、从二帝而建。后代历有修葺和扩建,现在更加修缮焕然一新了。我们一行人游览其间,听着解说员的介绍,望丛二帝有着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 望帝杜宇在 郫县建立了蜀国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首都 杜鹃城。望帝杜宇教民农耕,是古蜀国人民的农神。古代四川人春耕前都要先祭祀望帝杜宇。望帝晚年水患严重,丞相鳖灵治水除害立有大功。望帝就将王位禅让给鳖灵,也就是丛帝,而自己退隐西山。时在春天,人民思念他,便把子归鸟叫做杜鹃鸟,杜鹃的叫声“布谷、布谷。”好像是望帝在告诉人们到了播种的时节了。丛帝即位数年后,又将都城迁移到了成都。“一年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就是由此而来的。成都的称谓二千多年来没有变化,这在古今中外唯此一例。
望丛祠里立有“古望帝之陵”和“古叢帝之陵”两块碑,碑上题字笔力雄浑粗键,落款为“民国八年五月吉立,熊克武敬立,但懋辛敬书”。熊克武在民国初期曾经是四川讨袁总司令,四川靖国军总司令和建国联军川军总司令,风光的时候曾兼摄四川军民两政,但懋辛则是熊克武时代的第二号人物,他们同是那个历史时代四川的风云人物,这两块碑碣也算是他们留下的一个历史遗迹了。
走过丛帝陵就是子桂规园,圆形的门前几位网友争相占领机位拍照,“子规啼血”这个古代神话我是早就知道,今天站在望丛祠杜宇碑和丛帝碑前,游走在子规园中,有一种寻根逐源终成正果的恍悟感,成就感,同时也有一种行摄的快感!
我们行摄的第二站是有“天府水乡”之称的三道堰,三道堰我曾经几次路过,都没有进来,今天进来一看,川西民居粉墙黛瓦,石桥长廊,再经近年的精心打造,真是美不胜收,分外好看。广场上的鸽子一点也不怕人,甚至敢飞到游人的肩膀上,头顶上歇着,池里红白相间的锦鲤自由自在的游来游去,引得游人驻足观赏和拍摄。过去的西巷水码头,川西平原的中心现在已经成为了旅游的胜地,吸引着南来北往的游客来此度假休闲。
第三站是川菜博物馆,第四站是妈妈农场,第五站是川菜体验馆。妈妈农场大片的香薰草景观是很有名的,但是现在是冬季,我们看到的是农膜铺地,算是香薰草景观的淡季,来的不是时候。川菜博物馆和川菜体验馆这两处都是以展示四川烹饪的特点,历史沿革和其深厚的历史文化为中心的。川菜历史非常悠久,可以追朔到古蜀国。那时的调味品中就是卤水、岩盐、川椒等。郫县豆瓣是川菜的魂,也有三百年的历史。像一些著名的川菜“回锅肉”、“东坡肘子”、“鱼香茄子”、“麻婆豆腐”、“豆瓣鱼”等等,都离不开郫县豆瓣这味辅料。川菜博物馆的主人家还带着我们特地去看了郫县豆瓣生产酿造的场地,这次参观,我弄懂郫县豆瓣红色鲜亮的恰恰是等级较低的,颜色较深水分较少香味浓郁的则是上品,在商场选购时,要看清是一年期还是三年期五年期的,年份长的品级要高些。
我们最后一站是农科村。不去不知道,去了才知道,农科村的徐家大院,刘氏庄园是中国农家乐的发源地,以前我只见过三星级的农家乐,在这里我见到了五星级的农家乐。这里可以看到国家领导人胡锦涛来此视察的图片,还有像毕福剑这样家喻户晓的影视明星与农家乐村民的合影。此刘氏庄园非彼刘氏庄园,大家都知道安仁镇的那个刘氏庄园是刘文彩的庄园,这里的刘氏庄园是一家农家乐乡村酒店。庄园里有一座杨雄塑像不能不提,西汉著名的辞赋家除了司马相如就数杨雄了,据说这里就是杨雄的故居。李白曾有诗说“朝议相如台,夜游子云亭”,刘禹锡《陋室铭》中有“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这里说的子云就是杨雄,唐朝诗人李涉有“歇马独来寻故事,文章两汉愧杨雄”,可见杨雄在文化史上的地位之高。前面说的蜀王之史,最早就是来自于杨雄所撰《蜀王本纪》。之所以这段历史由杨雄最先记载于史,可能与这里恰恰也正是杨雄自己的家乡不无关系吧!
刘家大院里有几株古银杏,有一株要几人才能合抱,树龄起码也有上千年,虽然这里已经旧貌换新颜,老宅子早已经看不到原貌了,但这银杏仍然透露出这村子的古老深厚的历史底蕴!
这次郫县全景游活动让我处处看到了古蜀文明的光辉灿烂,看到了郫县人民用自己的聪明和勤劳在古老深厚的历史文化土壤中培育出新时期的创新之花。这次行摄不知不觉也成了一次历史的寻根之旅,在这深厚的历史文化之林中游走行摄,真是我们摄影驴友们的幸事啊!
古郫字雕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