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604|评论: 11

甘守平凡闪光辉的“园丁” ——刘庆华老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0-11 22: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自以为惯看春花秋月的我,总是冷眼看世界。然而,伴随汽车的颠簸,与每一个与之接触者的深入交谈,我的心时时在感动,被震撼。一个鲜活、丰满的刘庆华老师在我的头脑中清晰起来……      三十二载情,调离泪盈盈  2010年8月,刘庆华老师接到上级通知,为优化节约教育资源,合理校点布局,根据乡情实际,决定撤并地处偏远的新文基点村小到车龙乡中心小学。对于一般人来说,这也许是天大的好消息,终于修成正果,可以逃离苦海了。然而,年已57岁的刘庆华老师面对这一喜讯怎么也高兴不起来,2000年成为全乡最后一位村小教师来到这里,如今又要撤并,自己又成为全乡最后一位撤离基点村小的教师,被老师们戏称为中国乡村教育的活化石,掐指算来,也在穷乡僻壤的乡村小学坚守了整整三十二年,今天终于功德圆满,结束村小教学生涯,迈进中国教育新的历史征程,是欣慰?是离愁?百般滋味不由一下子涌上心头……
      1977年,中国经历十年浩劫后,百废待兴,教育成为重灾区,教师青黄不接。夏天,年仅24岁的刘庆华非常荣幸地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身为乡完小教导主任的父亲语重心长地对他说:“儿子,我今天要告诉你我们的家史。你公还在我不醒事时就被抓了壮丁,一去就杳无音讯,你婆在我三岁时就去世,我是吃百家饭长大的,后来是共产党给了我学习的机会,送我上了师范,现在你也成为一名人民教师,要记住没有党、没有乡亲们,就没有我们家的今天,我们一定要用感恩的心回报党和乡亲们。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决不误人子弟。切记,切记。”老父亲的谆谆告诫,让年轻的刘庆华立志把根深深地扎在这片生养育他的土地上,把自己火红的青春和沸腾的激情全部奉献给厚望于他的乡亲上。
      32年来,他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只默默把自己的全部心血和汗水倾注在这片土地上,倾注在他教的每一个孩子的身上。一开始,教室里没有黑板,他就从家里背来一块柜盖面,刷上黑油漆当黑板用;教室墙壁倒塌了,他自己找来工具挑石头垒,挖田泥敷;操场坑坑洼洼,他和学生一起找来锄头铲平;教室到厕所的路一到下雨天就泥泞不堪,他就背来石头砸碎铺成了碎石路,即使是大雨倾盆,孩子们的鞋都不会浸湿粘泥。
       他把自己的心血无私地奉献给教育事业,把心中的爱全部倾注在所教的学生身上。课堂内与学生一起探索、交流。下课了,他跟学生谈心,鼓励学生树立信心,有时看到家长还不忘拉拉家常,谈谈孩子。硬是将一个个不谙世事的农村娃娃培养成了充满灵气的高才生。
        情感总是建立在真诚上的。乡亲们有了麻烦事首先想到的就是找刘老师。张家儿子参军在外要写信,李家嫁女要写对联都请刘老师代劳,刘老师也当仁不让,乐于为乡亲们做事。乡亲们的感情是淳朴的,他的真诚付出他们没有忘记,哪家有喜事,请刘老师来作陪;哪家杀年猪不忘给刘老师送上一刀肉;哪家时令的新鲜蔬菜出来了,不忘让孩子给刘老师送上一些。有一次,看到刘老师生病了还坚持上课,懂事的李贤林从家里提来了10个鸡蛋,刘奇的父母送来了白糖看望。
      浓浓的乡情让刘庆华老师感动,激励他不计得失,不图名利,辛勤耕耘、默默奉献,以校为家。好心的朋友劝他不必在如此落后的山区坚守,说是混不出个名堂。有几次,学校领导想调他回中心小学工作,但他觉得山区里的孩子更需要他,把自己的青春献给山区教育,人生会更加有意义,因而他义无反顾地选择了留下。
       今天,最终还是要走了,不是自己不坚守,而是因为党的计划生育和富民政策,让优生的孩子们有条件到优质的学校接受更好的教育,这不也是自己心愿和呕心沥血所追求的吗?想到这,不舍化为欣慰,依恋变为坦然。
      乡亲们听到刘老师要走了,纷纷赶来送行。老支书带领几个壮汉,说:“你在村小一待就是30多年,是全乡绝无仅有的一人,为我们村的教育作的贡献有目共睹,我们全体老少爷们都不会忘记你这份情。知道你的身体一直不好,今天就让我们帮你把行李搬到中心校去吧。”
      老支书的话让刘庆华老师热泪盈眶,他坚决不能接受这份深情厚谊,只让他们把家俱行李搬到早已租好的小四轮车上,颠簸着开到乡中心校去。
     承受大灾难,做人义为先  事情还得从1980年3月15日说起。那天上午,刘庆华老师正批改着带回家的学生测试卷,突然接到通知:中心校下午将要召开教学工作会议。由于地处偏僻,路途遥远,刘老师顾不上吃午饭,匆匆离家。在出门不远,碰上了熟人的拖拉机正要上街。为了赶时间,不迟到,刘老师决定搭一下便车。谁知噩梦伴随着这匆忙的决定悄然降临了。由于道路崎岖,坎坷不平,拖拉机在一个弯道突然发生侧翻。年仅27岁的刘老师被重重的压在车厢下面,造成盆骨严重骨折,尿道断伤。此后30年间,刘老师在县、市及省级医院共进行了三十余次大小手术,其恢复仍不理想。有人劝他:刘老师,你就请一段时间假,好好去看看吧。他摇摇头说:“谢谢!可老师这么缺。我走了,孩子们谁来管?”于是他总是忍着、拖着。大手术总是推延至暑假去做,小手术也总推延至周末。一到上课时间,他无论恢复如何,又毅然走上了讲台。由于病情时间长,跨度大,家里的经济常常捉襟见肘。朋友告诉他:可以找司机赔点钱。他说:“人家是好心才搭我的。”妻子提醒他:你可向组织反应一下。他说:“有啥说的,自己不还能过下去吗?身为教师,向组织伸手,你让别人怎么看我?”组织上也曾主动过问需不需要帮助,他说:“乡里比我具体需要救助的还多,我至少还有稳定的工资,就不麻烦组织了。”
      有人有一分困难,却夸大到十分,希望大家为之分担;刘老师有了十分的苦难,却表现为一分,独自一人默默承受。小便排不出,他悄悄到厕所里用针管插进小腹自已抽,然后又回到讲台。30年的抗争,30余次手术;没有一次诉求,没有渴求一丝帮助,甚至没有多少人知道他的情况——他本就不想让人知道。人们只是知道他一次又一次被评为“优秀教师”,是教育的一把好手。
     “屋漏又遇连阴雨,行船偏遇打头风。”2005年,一直与刘老师风雨同舟的妻子庞君培检查出患了乳癌晚期。这么些年来独立支撑这个风雨飘摇家庭的擎天支柱,一位优秀的民办幼儿园教师,一位与自己患难与共的好妻子经三年的辗转诊治,还是走到了人生的尽头。猝不及防的打击让刘老师变了,变得沉默寡言了。他拼命地工作,不停地做事。虽然他的身体堪忧,但他还要强作精神供养两个正在读高中的儿女,他甚至给不出儿女的生活费,每当提及此事,刘老师总是泪如雨下,伤心至极,总觉得对不起自己的儿女。
      好在刘庆华老师至上的人品成为他借贷的最好担保凭证。向亲戚朋友借贷,大家从不要他打欠条;向信用社借贷也没要抵押担保。至今,他还欠有借款四万多元。他和儿女们相约,每个月还款三千五。他乐哈哈地说:“苦尽甘来的日子已经指日可待了。”
      春风催桃李,源于有至爱  教育大于天,每位都关情。要让每位学生不但“有学上”还要“上好学”。刘庆华老师真是做到殚精竭虑。他刚参加工作,正是教师紧缺时候,为了“一个都不能少”,他一顶俩,进行复试班教学,常常累得腰都直不起来。即使是这样,他想:我不能因为地处山区,条件落后,就耽误了聪明、刻苦的山里娃儿。读书是他们走出穷乡僻壤的最好捷径。于是,在煤油灯下,他如饥似渴地学习心理学、教育学、研究教材,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慢慢地他摸索出了一套“分类辅导、逐层提高”的教学方法,并大胆地进行分层教学实验。在批改作业方面,他独辟捷径,创出绝招,在学生错的前面打叉,目的是让学生在后面好改正,如果再做错了,就在后面画个圈,让学生再次改。对个别问题,他单独辅导,对普遍问题,他就抽时间集中讲。一分付出,一分收获。他的教学成绩总是骄人的,就是教学的复试班每次在全乡的期末统考中都是名列前茅。
      在学生的眼中,刘老师就是一位慈祥的父亲,就是一位平易近人的朋友。刘老师也发自内心把每个学生当作自己的儿女疼爱。妻子和儿女们都曾批评他:爱学生胜过爱家人。2008年冬天的一个中午,天正下着大雨,疲倦的他刚入睡,却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惊醒,班里的一位同学叫道,“刘老师,不好了,冯高俊突然高烧,口吐白沫。”一听这话,他二话不说直奔教室,看到生病的冯高俊,由不得多想,顾不上寒冷,背起孩子,冒着大雨直奔医院。因医治及时,冯高俊同学很快痊愈,后来家长特别感激,但他觉得这没有什么,这样的事在他的教学生涯中太习以为常了。
      虽然自己家中经济常捉襟见肘,但他还时常关注着生活困难的学生们。2009年,班上刘星星同学,父亲因病去世,母亲基本丧失劳动能力,家境艰难。孩子孤僻、自卑。有放弃读书的念头,他知道后暗下决心,一定要想尽办法留住学生,于是用家访、置寒衣、助学费等真情温暖着孩子。终使孩子重拾自信,重返校园。而自己上大学的孩子每天生活费却不足8元,谈及此事,刘老师感慨万千,“有什么办法嘛!都是孩子,不读书,没有出路呀。”
      是啊,在刘老师眼里,每个学生都是自己的孩子,他把自己全部的爱都献给了学生和事业,唯独一分都没留给自己。他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甚至是到了苛求的地步。他没有豪言壮语,也不会高谈阔论,只知道将对党和人民的热爱融入实际的行动。作为一名从教32年的教师,从来没有因为自己私事请过一天假。07年6月,他担任毕业班的班主任和语数科的教学,正值复习的关键时刻,由于过度劳累,他感到腹部疼痛,为了不耽误一节课,他一边偷偷地吃些消炎镇痛药,一边耐心细致地指导复习,直到学期结尾,他才抽出时间去医院检查。医生们都说他为了工作不要命了,尿道已然溃脓。暑假,人们正忙于度假,他却静静地躺在了手术台上。在妻子因乳癌晚期住院期间,他每天坚持深夜去照看一下,第二天,天不亮就返校,从未请一次假,从未因此耽搁过学生一节课,从未给组织提过一次要求。
      三十二年来,长期身处村小,上自校长下至火夫的工作都要靠他去做。每天工作时间都达到了15个小时以上。没有节假日,这使他连与同学聚会的时间都没有,同学都戏称他是“生活在真空中的人”。因为很少有时间与家人在一起,他觉得欠家人太多太多。尤其是妻子住院都无暇去照料,他抱歉地说:“妻子在家务农,自从自己受伤以来,她给了我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无怨无悔的支持,她是我今生最对不起的人,报答她只能待来生了。”
      这就是一位乡村教师的大爱之情。
      教育世代传,不只是有缘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刘庆华老师忍受伤痛的折磨,坚守在穷乡僻壤的乡村小学整整三十二年的事迹深深地打动每个人的心,他甘守平凡,高调教学,低调生活的精神赢得了所有认识他的人的尊敬。他把获得“车龙乡优秀教师”、“车龙乡优秀德育教育工作者”、“车龙乡优秀班主任”等荣誉证书总是压在箱底。他说:“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只要乡亲们说我没有误人子弟,就是对我最大的褒奖,就是我最大的满足。”
      现在,刘老师的大女儿大学毕业,本来有机会分在大城市里工作,但他还是力劝女儿回来报效家乡。女儿为了更好地照顾父亲,听从了父亲的话,考聘到回龙中心校教书。
      这就是一颗平凡水滴的情结,做教师就要无愧于教师这个称号;是蜡烛,就要燃烧自己照亮他人!
      平凡岁月中的平凡人——刘老师,你就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愿你在今后的岁月里奋力书写人生顽强拼搏的壮丽诗章……



支持他成为“中国好人”的投票地址:http://archive.wenming.cn/jingtai/sbhr_news/sbhr_jyfx.htm

本帖最后由 wangyifan621603 于 2014-10-11 22:16 编辑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2015年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4-10-12 11:33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人一生平安。

发表于 2014-10-12 15:16 | 显示全部楼层
投了两次还是显示原来的数字?
不过这好老师好人事迹写的像背书,不太感人怕很多人没耐心看完。

发表于 2014-10-13 13:25 | 显示全部楼层
绝对真实,刘老师的女儿在我们单位。

发表于 2014-10-13 14:03 | 显示全部楼层
流浪的露珠 发表于 2014-10-13 13:25
绝对真实,刘老师的女儿在我们单位。

没有怀疑真实性,是说作者写的不够好。

发表于 2014-10-13 15:35 | 显示全部楼层
正能量,赞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4-10-18 15:04
赞赞

发表于 2014-10-19 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家乡的好人啊!赞:victory: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4-10-19 10:11
传递正能量!顶!

发表于 2014-10-19 19:22 | 显示全部楼层
传递正能量,顶

发表于 2014-10-21 10:43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可以多投票支持一下

发表于 2014-10-22 09:45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人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