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18日,四川省渠县文崇镇遭遇百年一遇的洪灾。时隔三年,灾区重建工作不尽如人意。其中,该镇政府被当地村民实名举报虚报受灾户数骗领国家灾后重建补贴款,涉及金额100余万元。
2014年9月5日,从渠县纪委获悉,县纪委已联手相关部门展开调查。
百年一遇洪灾突袭村庄
2011年9月18日,就在收割的季节,一场百年一遇的洪水袭击了罗开义所在文崇镇石湾村,成熟的稻谷遭遇洪水席卷,颗粒无收。
谈及4年前那场洪灾,石湾村村民们至今心有余悸。石湾村紧邻巴河,村民们沿河而居。巴河属渠江支流,与石湾村仅相距200米左右。
村民罗开义回忆,连续几天暴雨,加之上游泄洪系统不畅,巴河一夜间暴涨,“近邻”石湾村1社首当其冲,90%以上住户被淹,整个村庄成了一片汪洋。
洪水来势凶猛,村民们的衣服、粮食及牲畜均未能幸免。由于村里居民房多为土木结构,几天后,洪水退去,被洪水浸泡过的房屋大多已不能居住,等待收割的稻谷更是遭遇了灭顶之灾。
4年过去,如今,在石湾村仍能看见居民房当年被洪水淹没的痕迹,部分居民房还标注了水位线。澎湃新闻在石湾村1组看见,村子里一些土木结构的民房东倒西歪,大多已经弃用。
镇政府被指造假骗领灾后重建补贴款
村民罗开远介绍,洪灾发生后,渠县政府相关部门前来组织灾后重建。据统计,石湾村受灾户涉及3个小组,共160户。
罗称,由于大多村民住房被淹,损毁严重,无法修复和居住,故而县政府救灾办决定在距离河岸较远的石湾村7组一处名叫“尖山子”的地方修建安置房。每套安置房费用,政府补贴一部分,村民自己承担一部分。
按照县里灾后重建补贴政策,石湾村受灾居民为一般受灾户,政府给予相应的具体补贴标准为:每户居民1-3人的补贴1.6万元;4-5人的补贴1.9万元;6人及以上的补贴2.2万元。
罗开远等村民说,有政府工作人员组织村民开会,告知大家的另一个补贴政策是,县政府还将按照一定标准给予安置点居民公用设施建设补助。其标准为:100户以下的为聚居点,每户补助标准2万元;100户以上的为综合体,每户给予补助3万元。
不过,要获得上述补贴的,需是进入安置房或自己修建房屋的居民,并且时间在2011年9月18日至2012年9月18日期间,否则一律不享受此政策。
多名村民称,受灾后石湾村许多年轻人外出打工,留在村子里的多为留守老人,最后选择进入安置房的仅有87户。
不过,村民们很快发现情况。石湾村所在的文崇镇政府被指在落实补贴政策过程中,为领到更多灾后重建补贴款,向渠县政府上报了101户,即在原87户安置居民基础上多报了14户,以在户数上达到综合体(100户以上)的要求,享受每户3万元的补助。如此一来,国家实际给予补贴为303万元,而镇政府发放到村里的资金为174万元,其余129万元资金不知去向,有骗领之嫌。
与此同时,村民们了解到,镇政府给县里多报的14户居民,早在“9•18洪灾”发生前就前往附近的达县等地购了房,这明显不在国家灾后重建补贴户之列。“被虚报的14户居民可按一般受灾户领取相应的国家灾后重建补贴,镇政府则可多领取公用设施建设补助,二者心照不宣。”村民刘福海称。
受访的石湾村多位村民向澎湃新闻证实这一情况。澎湃新闻拨打被指虚报的14户居民中罗某电话,对方听完情况介绍后一言不发,立即挂断电话。再次拨打,关机。
从今年1月以来,包括罗开远在内的21位村民联名向渠县县委、县政府、县纪委以及达州市市委书记信箱举报,除了得到 “将督促相关单位和部门及时回复”之类的答复外,再无任何消息。
罗开远称,为平息事态,8月29日,镇党委书记王和平找到一名中间人,称愿意出2万元给他“封口”,请求他不要举报。罗开远拒绝了这一请求。
不过,澎湃新闻致电王和平,其否认了给2万元封口的说法。
当地纪委已介入调查
文崇镇政府是否有虚报受灾户骗领国家灾后重建补贴之嫌?如真,这些钱到底去了哪里?
该镇党委书记王和平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承认,此前灾后重建时,镇政府有个别领导的确说过综合体每户补助3万元、聚居点每户补助2万元,但事实上,全县无论是综合体还是聚居点,最终都是按每户2万元的标准补助,并且,这些钱都用于了安置点的公用设施建设。
他称,之所以在原87户基础上多报了14户,是为了多争取国家补贴资金用于灾后重建,建设中有可能超出了预算,但最后以县里相关部门的审计为主。
王和平强调,镇政府上报给县里的101户受灾户,均是石湾村村委会统计上来的;目前,渠县纪委已责成镇纪委着手调查,如果多报的14户居民不符合国家灾后重建补贴的政策要求,不在补贴户之列,将被要求退回已领取的款项;如果拒绝退回,将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不过,执行办法最终以渠县创建非地震灾区灾后重建办公室(简称“创建办”)发布的相关政策为准。
8月27日,渠县创建办负责人向澎湃新闻证实了村民们所称的政府给予一般受灾户相应的补贴标准。他称,创建办是县里针对洪灾等自然灾害组建的一个临时机构,其成员来自县里多个部门,主要起协调作用;“9•18”洪灾发生后,灾后重建情况主要由所涉及的各个乡镇申报,县里统一安排;但是,创建办不清楚上报人数和补贴总金额。
镇政府是否存在虚报受灾户?9月3日,澎湃新闻致电文崇镇纪委书记王建,他称,通过调查,在多报的14户居民中,已确认有4户确实不符合补贴标准,其余10户因已外出打工,他们是否符合补贴标准,尚需进一步调查核实。
不在补贴范畴的14户居民确实是石湾村村委会逐级上报的?村委会是否有与镇政府联合造假骗领国家灾后重建款之嫌?
自9月5日始,澎湃新闻数次致电石湾村村支书罗学坦,对方未接电话。澎湃新闻发送短信,欲联系采访核实相关情况,同样未见回音。
原石湾村村支书罗开万告诉澎湃新闻,“9•18”洪灾期间,他尚在村支书位置上,曾先后参与了抗洪和前期的灾后重建工作。他承认,石湾村村委会和镇政府在上报受灾人数过程中确实存在不规范的地方。
2012年12月底,罗开万就因虚报受灾户,骗领了6户共计1.2万元过渡生活补助被停职。至于后来的安置房建设等具体情况,他称不清楚
澎湃新闻走访发现,如今,石湾村安置房已经修建完毕,但空置率很高,此前登记选择入住安置房的87户村民,仅有10余户搬进了新家。
村民王三碧称,包括她在内的许多村民,宁愿住进遭受洪水淹没过的房子里,也不愿意搬进所谓的安置房。因为该房质量太差,房顶没有隔热层,夏天屋子里热得像蒸笼。不仅如此,有的墙壁还出现了裂缝,逢雨必漏。“这样的安置房,还不如旁边的垃圾处理站呢。”王三碧说。
村民刘福海称,镇政府当初组织人员修建安置房时曾经许诺,为了改善村民的生活环境,要给大家修建花园和体育场,但如今,村民们盼望的花园“还是镜花水月。”
澎湃新闻发现,村民口中政府承诺修建花园的地方,现在或荒草丛生,或被村民们种上了红薯;而所谓的体育场也大大缩水,仅配备了几套简单的社区运动设施。在初秋的阴雨中,人气严重不足的安置区显得分外落寞。
9月5日,渠县纪委办公室沈姓负责人称,县纪委已联手相关部门展开调查,一旦发现违规违纪现象,将对相关责任人严惩不贷。
本文摘自腾讯网 原出自澎湃新闻网 各大新闻网具有报道 聚焦达州2011年洪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