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成都已是一个现代型的大都市,过去的成都的影子已很难寻觅了。似乎还保留着的,是成都的人文个性,诸如休闲、温情、深厚的文化传统和好脾气。其实,在我看来,这是对这个已呈现出丰富、庞杂乃至矛盾的生活情状的城市的误读。 *成都·印象* 被误读的成都 成都曾经是一个由四合院和小门楼构成的城市,城区古朴而清幽,面积也不大,与它的邻居重庆有着明显的风格上的区别。但这是很早的情况了。现在的成都已是一个现代型的大都市,其建筑外观和现实生活不仅与近邻重庆,就是与广州、北京也是十分相像的,过去的成都的影子已很难寻觅了。似乎还保留着的,是成都的人文个性,诸如休闲、温情、深厚的文化传统和好脾气。其实,在我看来,这都是文人的一种说法,是对一座城市的表层认识和肤浅包装,说严重一点,是对这个已呈现出丰富、庞杂乃至矛盾的生活情状的城市的误读。 误读从哪里开始的呢?首先是本土的文化人。这些文化人大多数是留在旧体制内的文化艺术机构里的过气的成都人,他们虽然生活清贫一些,但同时也是很清闲的,读报,喝茶,抽烟,打点小麻将,写点歪文章。他们一般对隔窗之外的街道上所发生的种种鲜活的事情要么漠不关心,要么看不顺眼,因此更怀念过去了很久,只在地方志上可以查阅到的那个成都,并以文人的眼光将那些残留于当代,仅仅是局部的,表层的人文现象加以渲染、夸大,以他们故作平和实则平庸的文笔弄出一个民风古朴、温情脉脉的虚假的成都,借以麻痹自己栖居于书斋中的将死的精神。 另一种误读来自成都之外的文化人,其误读的原因要比本土的文化人复杂一些。但概括的说来,他们看成都的视角都可以定义为观光客的视角。他们之于这座城市只是匆匆的过客,被接待单位或私下的朋友带去公园、茶房、酒吧,并相陪着饮酒、喝茶、打麻将,而置身那样的环境中,周围所见也是饮酒、喝茶、打麻将的景观,于是感叹,成都人真闲,真会过日子;或者说,成都人真腐朽,活得没有追求。其实他们不知道,热情好客的成都人为了让短暂逗留的客人玩得轻松和开心一些,总是将自己的忙碌藏于身后,一边陪着客人,一边不知不觉地见机出去处理一两件生意或生活上的事情,又不知不觉地回到玩乐的场合中来,都是经常会有的情况。而他们所见的那些于大白天喝茶、聊天、打麻将的所谓闲人,有的是退休或下岗人员,以小赌混时间;有的则是生意人,借茶房说生意做买卖,好比广州人的喝早茶。你总不能因为看见广州人从早上到中午都耗在茶水和小吃边,就断定广州人清闲或腐朽吧?如果你在早上九十点以前和下午五六点以后去坐一坐成都的各路公共汽车,不仅能切身感受到公共汽车的拥挤,也能亲眼看见慢车道上自行车流的密集。而这时候,你再不会说,这是一座休闲的城市。 被误读的还不仅于此。八十年代末,成都的知识界和传媒界就在讨论所谓“盆地意识”。其实这也是文化人自己弄出来的一个虚假的命题。保守、封闭,还有点夜郎自大,这在当时是几乎所有中国城市都有的共性,并非“盆地”才有的。如果说成都的市场经济水平和社会改革步伐滞后于沿海城市,那也仅仅与“盆地”有关,而与“意识”无关。就“意识”而言,成都人思变、图新、躁动、焦虑等等心态与别的城市也是没有两样的。 而要从文化的角度感受成都,与其以杜甫草堂、武侯祠、蜀绣和青城山这些已经不具备生长性的死去的东西为自豪,我倒是更愿意以成都为中国乃至世界贡献了一大批优秀的、天才的先锋诗人和前卫画家倍感骄傲。这是一个城市想象力和生命力之所在,也是一个城市在精神生活中的当代性的体现。而就物质生活而言,成都的商场,菜市场,以及证券交易厅,彩票销售点,也将会给予你另一种生机与活力的感受。 永远年轻的成都女人 我一个女性朋友从北京来,这个人当然是魔鬼身材,从来都是木秀于林的,但是在成都找不到感觉了,一个模特儿,高挑个头,容长脸,放在一群小巧玲珑的成都女人中间,按理说应该睥睨群雌才对,但世事难料,突然间,优势荡然无存,她显得憔悴、衰老,事实上,她的年龄,是最小的。 这就是我要说到的成都女人的第一个特点,不出老。北方生活惯了的人,一听到女人过了二十五,简直就该下地狱一样。我曾经给一个年近四十的男人介绍朋友,他因为离异而心情不好,我把自认为是成都女人中的一朵娇艳之花介绍给他,但是这朵花已经开了二十八个春秋了,北方男人一听,天哪!二十八岁的女人,我还有胆子向他介绍,以他的观点,一个二十八岁的未婚女人,没有男朋友,不是变态,就一定是残疾。不过等他见到了这个二十八岁的成都女人后,改变了他的整个年龄观,他埋怨我,不应该先拿年龄来吓他,如果他稍微胆子小一点,就放过一个看上去还不到二十的闭月羞花了。 成都女人身材普遍不好,一个是基因,四川人高个子不太多,高个子都是站在台上被人家笑的,所以天府之国的子民,也是上帝钟爱的对象,个头一定不能高。第二是美食,在我的眼中,成都女人很少有不爱吃的,而且在饮食业兴风作浪的往往就是她们,不顾淑女身份,可以不讲穿着,专朝苍蝇小店钻,不吃出一身油腻决不收兵。当然还是有讲究一点的,会穿比较贵的品牌服装,然后蹲在街边吃牛王庙的怪味面。 川菜比较重油,味重,这全是女人搞的鬼,原来以为男人是好吃的,占领了男人的胃,就拥有了这个男人,现在发现是女人的借口,也是女人掩耳盗铃的一种手段,她们自己想吃,但总是无法说服自己,就搬出男人来压阵,立刻轻松了不少。我的一个贵妃身材的朋友,就说过一句著名的格言,她永远都为巧克力留了一个肚子。 成都女人的另一大特点就是嗲,还真不容易看见把嗲使用到出神入化境地的人,一般嗲声嗲气的女人总给人做作的感觉,但成都女人不同,天生一段风流态度,把话横拿竖放的,不把男人的骨头嗲酥就不信邪。 在两性的斗争中,成都女人永远占尽上风,但妙就妙在被收拾的男人还心甘情愿,究其原因,成都女人永远避开男人的火力,专找男人的软肋下毒手,又还不会被人看出来,男人的面子也维护了。如果专找男人的晦气,最终就斗个两败俱伤,结果反而什么都没捞到。 在我所读的所有文章中,总是夸成都女人的好,这种一边倒的文风很令人怀疑其真实性,但从另一方面想,用古龙的话来作总结,说过成都女人坏话的,就永远说不出话了,因为他死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