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4500|评论: 4

【百家争鸣】 米易若水边 颛顼诞生地 (四川日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4-17 00: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米易若水边 颛顼诞生地

  2016年04月12日 星期二   四川日报   记者 罗本平

    你知道吗,古代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之一、三皇五帝中的颛顼大帝就诞生在米易。
    有史料记载,颛顼诞生于公元前2514—2437年,祖父是黄帝,父亲是昌意,昌意娶蜀山氏之女昌濮,生颛顼于若水之野。若水在古代指的就是攀枝花所辖的雅砻江与安宁河交汇的江段。
    据资料记载,颛顼诞生地,有若木,即今天的攀枝花树。《水经注·若水》“生颛顼于若水之野”,就是指的在安宁河边、长有攀枝花树的郊外住处。
    上世纪八十年代,米易县安宁河畔的何家坝就发现了新石器的古人类遗址。近年来,一些专家学者根据史料记载,认真研究以文献记载的主证、考古发现的实证、民间民俗的旁证,论证了颛顼的诞生地就在米易境内。
    颛顼故里,龙吟大地。如今的米易有很多以龙命名的地方,在今白马镇所属地界尤其多。有黄龙乡(已合并于白马镇)、威龙州、回龙村、龙华村、龙潭沟,有龙肘山、龙洞河、龙吟峡、龙潭溶洞、龙潭村、龙华寺、青龙寺,还有何家坝龙脉。颛顼故里多龙,缘于龙神崇拜,是中国龙文化在颛顼故里的集中体现。
    依托颛顼诞生地,米易县从2012年开始颛顼文化打造工作,举办了系列研讨会,组织编写有关颛顼的历史文化及民俗文化书籍。
    同时,米易还围绕颛顼,打造“龙文化”主题风景区,米易县以龙潭溶洞3A级风景区为载体,组织 “龙文化”课题组对县域内的“龙文化”历史渊源进行深度发掘,通过民间走访、实地考察等形式,将“龙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进行有机整合,收集整理了一大批珍贵的历史资料,这些资料为米易县打造“龙文化”旅游品牌及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依据。如今,龙潭溶洞已更名为颛顼龙洞。
       2015年初,米易县申报“中国颛顼文化之乡”,于近日通过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检查验收,被正式命名为“中国颛顼文化之乡”。


相关文章:

探索米易龙文化初识颛顼诞生地



袁明忠



          6e420f4exc9096317fe41&690.jpg



   “我是炎黄子孙”,“我是龙的传人”。这是每个中国人,尤其是旅居海外的中国人最为骄傲,最引以为自豪的一句话。数千年来在整个中华大地都以“龙”为华夏民族的象征,以“龙”为天下第一吉祥物,特别是历代君主都以“真龙天子”来代表帝王至高无上的权力,民间百姓则是以崇拜神龙来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天下太平,更企盼得到龙的护佑而给家庭带来幸福。由此,中国各地的老百姓及统治者均以不同的形式在相应的节气来隆重地祭拜神龙,如:划龙舟、耍龙灯、赶龙会等等。于是就形成了五千多年来扎根于中华民族心目中的龙文化。

莫看米易是个山区小县,其实米易的龙文化并不逊色于其他地方,可能比有些地方还要更有特色,而且还会让人膛目结舌的呢!首先我们来数一下从米易的湾丘乡到撒莲镇沿安宁河四十公里地段就有十来个以龙命名的地方或相关的庙宇,如:湾丘乡对面原来有个“黄龙乡”,(现改为黄龙村)撒莲镇有个“龙洞河”,丙谷镇有个“蟠龙寺”等。而最集中,最奇特的是在幅员只有220平方千米的米易白马镇范围内的安宁河东岸就有“龙肘山”、“龙潭溶洞”、“龙吟峡”、“龙华寺”、“川主庙”、“龙塘沟”(后改名龙塘村)等多处与龙有关的名字或庙宇。在西岸的原挂榜乡何家坝一带又有“威龙州”、“回龙湾”、“青龙寺”、“紫霞洞”、“五省庙”等等。这些和龙有联系的地名或寺庙都有许多很精彩而美丽的民间传说,有的故事据说相传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了。这些民间习俗和祭祀活动为什会在米易历经几百年甚至几千年而延续至今呢?据有关专家研究论证后说:因为在中国五千多年前的“三皇五帝”之中的“颛顼大帝”就诞生在米易县白马镇的何家坝。所以在白马镇乃至米易很短的距离内才会有如此多的龙文化和丰富多彩的地方民俗。

远在中原河南一带的颛顼大帝怎么会诞生在米易县呢?开始我也百思不得其解,后来听了攀枝花市资深的知名学者王文均、刘成东、刘胜利三位老师关于“颛顼与米易龙文化”专题座谈会的讲座以后深受启发,再结合自己以前对米易龙文化的爱好和对龙塘村及挂榜等地的多次走访和了解,另外又在网上查阅了一些古史资料来学习分析,现在终于对“颛顼大帝”诞生地就是在米易的说法有了些肤浅的认识。

6e420f4exc9097f8587d3&690.jpg

轩辕黄帝的二儿子昌意降居“若水”,据许多史料记载和专家论证已经确认了这个“若水”就是现在的攀枝花市境内雅砻江与金沙江汇合处这一带。但为什么就能确定颛顼大帝的诞生地就在米易何家坝而不在雅砻江附近呢?昌意为什么要把他的大本营选在米易何家坝呢?我个人有以下几点不成熟的看法:

昌意的父亲轩辕黄帝统一天下后就确定了以“龙”的图案作为华夏民族的图腾,(可能是相当于现在的国旗或国徽)以龙作为天下第一吉祥物,来祭祀和崇拜。所以昌意来到若水(攀枝花)后首先就要召集若干风水师严格地去考查在这一带哪里有合符他要求的龙脉风水宝地来修建他的大本营。据刘成东老师的文章介绍,昌意当时选址考虑的主要条件应该是:“一是依山临水,日月朗照,背依高峻山势,山势如龙行大地,蜿蜒起伏,有神龙气象;山下有河水流过,河岸较为平坦,田地相连,物产丰富。二是踞山以守猎,踞河以渔利,踞平畴以耕种,方可补给充足,长此以往则可安居乐业。三是山上山下皆可以进行种植和养殖,顺应天时地利而获得丰收,在这样的地方围城筑营,有如风水宝地。四是这个地方的十公里之内,山有龙行之姿,水有龙行之势,坡坎有龙行之象,河湾有龙行之迹,诸多山水、村落皆与“龙”有关。于此方能彰显出远古龙神崇拜。”

无独有偶,昌意精心想要选择的最理想的风水宝地,在雅砻江与金沙江汇合处的攀枝花一带,甚至在整个雅砻江流域,除了米易白马镇完全符合这些条件外,可能还找不出第二处比这里更好的地方了,所以昌意选择了米易白马镇的何家坝作为他的大本营。为什么他会看中米易县的何家坝呢?我想理由大概有以下四点:

一·何家坝的正对面(即安宁河东岸)的龙塘村(古时叫龙塘沟)就背依靠着高峻山势的龙肘山脉的中段,这里的山势就如龙行大地,蜿蜒起伏十多公里。更为绝妙的是整个龙塘村就座落在山形尤如一把龙椅正中间的龙肘山脉的环抱之中。山体半山腰又有一个龙潭溶洞,(至今这个溶洞内长年都有一大股清澈甘甜的泉水流出)从洞中历经数千年冲刷的痕迹来看,五千多年前昌意在此选址时这洞中的水一定远比现在还要大而壮观得多。还有那洞中的“龙宫”的熔岩石的造型就像真龙的化石一般栩栩如生,而且现在还能听到地下水哗哗哗的流淌声。再看洞外的山上,现在也还是苍松挺拔,满山清翠葱茏,鸟语花香的一派秀丽景象,可以想象在五千多年以前,这山上一定是古木参天的原始森林和野生动物成群的地方。出洞口的左边还有一个“龙吟峡”,峡中的二十多处瀑布一年四季都是同样大的清泉水流淌着。而昌意的大本营何家坝的中心位置正好与龙塘村座落的龙椅方向遥相对应,前面三个低矮相连的小山头就像龙椅面前龙案上的笔架,啊!简直是太绝了。何家坝子的南北走向沿安宁河(古时称孙水)上至湾丘、昔街,下至田坝、沙坝几十公里处都是较平坦的田地,盛产大米、甘蔗、水果等各种农作物。的确是一个物产丰富,五谷丰登,风调雨顺,上山能打猎,下河能渔利,平地可耕种的风水宝地啊!可以说这里的一切条件都符合昌意对大本营的选址要求,更确切地说,这里的山川地貌特别能满足昌意对龙的崇拜和对风水学的高度迷信心理,所以,他选择了何家坝作大本营。由此推理,说“颛顼大帝”就是在米易县何家坝诞生的,也是完全有可能的。


                  6e420f4exc90983e3745f&690.jpg


二·面对许多地方对颛顼诞生地到底在何处有争议的问题,攀枝花市知名专家王文均老师经多年研究考证后在他撰写的文章中曾说:“得若水者得颛顼,得若木者可得颛顼,若水和若木两者皆得者必得颛顼”。那么有人会问,在中国其他省也有多处取名叫“若水”的,为什么就认定这个“若水”就是指的雅砻江呢?那就让我们引经据典来看看吧,据《史记》记载:“昌意相传是黄帝与嫘祖的次子,封于若水,娶蜀山氏之女昌仆为妻,生颛顼”。大家都知道,从“三国”时代前就已称四川为“蜀”了,“蜀”,即四川也。所以说这个若水必定是在四川境内无疑。那“若木”又作何解释呢?《淮南子,地形训》说:“若木在建木西,末有十日,其华照下也。”注释称“末,端也。若木端有十日,状如莲华,华犹光也,光照其下也。”古代“花”与“华”相同,可以相互借用,“莲华”即为“莲花”。意思是说:若木的顶端就象有十个太阳一样,花的形状酷似莲花,花团锦簇,红艳似火,好象有光一样,从上照耀下来。试问,世上除了攀枝花树能开出此花外,还有哪一种树会开这样的花?因此,许多学者们都一致认为,若木就是攀枝花树。在四川境内有高大乔木开莲花形大红花朵的树(即攀枝花树),的地方就是四川省攀枝花市,而攀枝花树又数在米易境内最多。特别是在离何家坝上方几公里远的大草坝原来就有成片的高大攀枝花树,孩童时我们就知道米易县城的南北街头也曾有多株需几人合抱的数百年历史的老攀枝花树。在安宁河沿途就更多了。据以上说法,我还真怀疑米易攀莲镇莲华乡(以前称攀莲街)的“莲华”、“攀莲”的名称很可能就是因这里开状似莲花的攀枝花树很多而得此名的吧。据此推论,就可以确切地说:“米易何家坝就是若水和若木两者皆得者”是有依据的。

三· 据相关资料介绍,在米易何家坝遗址已经出土了中原新石器时代的石刀、石锛、陶罐等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另外还在米易的热水遗址、阴兵堡遗址、袁家堡遗址也发现了同样的石器用俱和相同的选址筑城和布局方法。在这些遗址中还发掘了远古时期的墓葬,从中也发现了类似的古器物。由此也足以能够证明在四千多年前的米易何家坝和其他遗址的确曾有大批的中原人群在此居住过。


            6e420f4ex7a80f370ebea&690.jpg


                     6e420f4exc909813f7d21&690.jpg


四·由于有龙潭溶洞和龙吟峡的泉水滋养了这方土地和这里的人们,又因为颛顼大帝在这里诞生,所以才会在这么小小的地盘内出现了那么多与龙有关的地名和庙宇,以及古遗址和古器物。另外,在离何家坝以北约九至十公里的地方为什会取名叫“黄龙”呢?我想这也应该与“颛顼大帝”在这里诞生有关。据《史记·天官单点》记载:“黄帝就是黄龙的化身,黄帝即是龙帝”。而昌意降居若水就是从北方来的,上北下南,昌意从北方来到南方的雅砻江,所以称之为“降居若水。由此可以推想,在离何家坝以北约九至十公里的地方命名为“黄龙”,可能是昌意为怀念或纪念远在北方千里之外的父亲黄帝而把那里命名为“黄龙”的吧。但又为什么要在距离何家坝九至十公里的地方命名“黄龙“呢?我想,凡是对米易龙文化感兴趣的朋友,都想知道这个千古之迷吧。古人认为“九”为最大,“九五至尊”是每个朝代的帝王都一致推崇的,皇宫里的大门上的铜铆钉横竖每排不也是以九颗排列的吗?“黄帝”最大当然要用“九”数了。而“ 十”呢又是代表“圆满”、“十全十美”。这也是从古至今老百姓一直推崇的吉利数。所以当时对于十分迷信风水和崇尚龙是至高无上的昌意来说有这样的策划是可以理解的。又或许是因为“颛顼大帝”在此诞生后为示庆贺,希望求得到黄帝的护佑,并祝愿颛顼长大后能继承其祖父黄帝的帝位而特意将那里命名为黄龙的。再或许那个地方曾经是昌意的其他后代子孙专门供奉和祭祀黄帝的场所吧,更为可能的是出于多方面连锁考虑,所以,上面猜测的几种因素都兼而有之。除此之外还真难以理解为什么会在离何家坝以北九至十公里的地方取“黄龙”的名字呢!

刘胜利老师说得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由民风民俗为载体,顽强的传达着某种文化信息,这些文化信息从远古走来,不断的发生着变异,但其基本的内核是不会变的,这就需要我们去认真解读,以还原其本意”。

由于笔者学识疏浅,以上理解纯属个人不成熟的看法,至于颛顼大帝是否诞生在米易何家坝,有待专家论证。不妥之处敬请各位方家指导。


                               (袁明忠2012年9月4日写于米易)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196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16-4-17 01:39 | 显示全部楼层
专家:荥经是颛顼故里
四川在线  (2005-11-08 08:18:52)  
       四川在线-四川日报消息  “荥经县就是颛顼帝的诞生地,积极支持荥经挖掘颛顼文化,打造颛顼帝故里。”这是省内外有关专家学者11月3日在荥经“颛顼帝故里建设研讨会”上形成一致意见。
  由省政协文史委、省历史学会和雅安市、荥经县联合举办的这次研讨会,对四川和长江流域古代政治、文化研究,以及今天的旅游发展,都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颛顼是中华民族伟大的人文始祖,中国远古传说中的三皇五帝之一,以黄帝之孙的身份继黄帝之后君临华夏。传说颛顼在位期间创制九州,使中国首次有了版图界线;建立统治机构,定婚姻,制嫁娶;下令民间禁绝巫教;定下四季和二十四节气等。但历来对颛顼的生卒之地
  却未能明确。《史记·五帝本纪》中仅记载:“嫘祖为黄帝正妃,生二子,其后皆有天下:其一曰玄嚣,是为青阳,青阳降居江水;其二曰昌意,降居若水。昌意娶蜀山氏女,曰昌仆,生高阳,高阳有圣德焉。黄帝崩,葬桥山。其孙昌意之子高阳立,是为帝颛顼也。”据《史记·五帝本纪》和《吕氏春秋·古乐》等史料记载,“帝颛顼生自若水。”《古文观止》编者吴乘权在其编著的《纲鉴易知录》中的颛顼条的“若水”下自注云:“在四川雅州荥经县。”荥经县早在史前时代就有先民在沿河地带从事较发达的定居农耕业,或谓颛顼故里,或谓庄王故都,都有文物、典籍与传说可循。
  近两年来,为了挖掘颛顼文化,荥经县邀请和组织了许多知名的专家学者进行专题研究,取得了许多成果。目前该县已在一条明清古街后的大坪山划出200多亩山地拟建“颛顼故里园”,并已聘请知名设计单位完成了科学的设计规划,规划恢复原有的颛顼帝故里牌坊、颛顼庙、颛顼祠等,新建颛顼广场、五帝楼、蜀山宫等祭祀风景建筑,同时还将在颛顼故里园的旁边修建体现上古时代民族部落社会历史风貌的史前民居等。此外,该县的“颛顼帝故里”商标,经向四川省商标局申请注册后,目前已完成国家商标局公示。
郑国君记者郑汝成


        申请注册旅游商标茶马古道要冲荥经打造“颛顼故里”
                                                  2010-10-15
来源: 法律快车


川藏茶马古道要冲四川雅安荥经县人文学者提出,“三皇五帝”之一的颛顼极有可能诞生于此。荥经县计划把“颛顼文化”打造成为茶马古道上一道独特的人文景观,为华夏人文始祖颛顼确立其宗室拜祭之地。
  颛顼帝是中国远古传说三皇五帝之一,以黄帝孙子的身份继黄帝之后君临华夏。传说颛顼在位期间创制九州,使中国首次有了版图界线;建立统治机构,定婚姻,制嫁娶;下令民间禁绝巫教;定下四季和二十四节气等。但历来对颛顼的生卒之地却未能明确。
  荥经县民国4年版《荥经县志》汪元藻举人在序中称:“荥经之为县,定名于唐,秦汉时为严道,黄帝时为若水”,并引《水经注》“黑水白水间、若水出焉。”《山海经》“居山生若木,若水出焉。”该县境内瓦屋山曾名为“居山”“蜀山”,兼有大渡河、青衣江两江并流,荥经县科考部门据此认为,荥经县很有可能就是颛顼帝的诞生地。
  目前,该县已将“颛顼帝故里”旅游商标向四川省商标局申请注册,已进入国家商标局公示阶段。 


        颛顼故里荥经:长江流域文明的帝脉   

                                                                           2007-4-15 12:14:05

我国上古时代有“三皇五帝”之说。
  ●颛顼(zhuānxū)在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里,时代排序第二。
  ●“三皇”、“五帝”为:伏羲(太皞)、神农(炎帝)、黄帝,少皞(帝挚)、颛顼(高阳氏)、帝喾(高辛氏)、唐尧、虞舜。伏羲上承盘古氏、盘古上承燧人氏、燧人上承有巢氏,尧舜下接禹、启、商(殷)、周。

颛顼故里荥经:长江流域文明的帝脉


(2007-01-25 雅安日报)

  [编者按]
  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近年来,随着“寻根”文化旅游热的到来,华夏文明传说中的人文始祖颛顼帝,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可颛顼帝的出生地到底在哪里呢?一些权威专家学者详加考证后一致认定:颛顼帝故里在荥经!
  深入挖掘颛顼文化,打好颛顼这张牌,不仅可以带动荥经文化旅游产业的长足发展,更可为雅安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长廊添上一颗璀璨的明珠。从颛顼身上散发出来的耀眼光芒,无疑会吸引无数华夏儿女寻根的足迹。从这个意义上说,颛顼品牌不仅仅是荥经的,它注定也将是雅安的!
  为此,本报特推出“颛顼故里荥经”特刊,和读者一道去探寻这千古之谜……
  百年迷案
  1711年,清朝康熙五十年,一个大名鼎鼎的人第一次将荥经和“三皇五帝”的远古传说,联系在了一起。
  这个人就是当时的“超级编辑”——《古文观止》的编者吴乘权(字楚材)。
  那个时候,吴楚材耗费了巨大心血完成了《古文观止》的编辑刊印之后,为了再编辑一部历史普及读本,于是借鉴了《资治通鉴纲目》等的做法,把这本历史普及读本的书取名叫做《纲鉴易知录》。
  在这本历时6年编辑而成、长达180万字的书中,饱学的吴楚材明确地指出,《史记·五帝本纪》和《山海经》等古文献中,关于颛顼降生的地方“若水”“在四川雅州荥经县”!
  吴楚材的这个说法,当时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然而,许多年后,晚清的荥经举人汪元藻却认认真真地读到了这个细节。
  于是,汪元藻在他89岁高龄的时候,倡议并主持重修了荥经县鹿角坝(现六合乡)的一处牌楼。
  “颛顼故里”——在牌楼上,一块写着遒劲有力大字的匾额从此被挂了起来。
  到了民国4年(1915年),荥经县开始编纂县志。一场关于颛顼是否降生在荥经的论争由此爆发。
  汪元藻的学生、《荥经县志》的总编纂张赵才,对老师的说法提出了质疑。而汪元藻同样在《县志》的序言中“引经据典”,捍卫自己发现的荥经就是颛顼帝“娘家”一说。
  是老师汪元藻错了,还是学生张赵才错了?荥经到底是不是颛顼帝“娘家”?历史的真相,究竟又是如何?
  一连串的迷雾,开始让人们摸不着头脑。
  “我听爷爷讲,颛顼是六合青竹溪(现在叫洪庙沟)的人……六合乡原来的那处牌楼,也在很早以前就有了。”在六合乡星星村2组,89岁的王明玉老人介绍说。
  王明玉在童年的时候常听祖父讲历史故事。祖父告诉他,不要小看鹿角坝(即现六合乡),颛顼帝就出生在六合乡的洪庙沟一带。六合乡人长期以来一直供奉颛顼帝,在乡镇的街口还建有颛顼帝牌楼,至于该牌楼最早建于何时,已不得而知。
  “在荥经县城金宇广场那个地方,过去居住有一位姓姜的老师,他经常给人们讲故事,关于颛顼,和人们在庙子里祭祀他的情况……”在荥经县城里,一位63岁的老人对记者说。
  荥经县政协退休的颛顼文化研究者余培祥说,生长在六合乡的不少老人,或多或少都知晓一些关于颛顼出生在荥经六合乡的传说,如祖居打虎溪的知名老教师邓云修就讲过颛顼出生在荥经的故事。在荥经出土的文物中,也有颛顼时代的陶器、石器。
  “我就是荥经六合乡的人,以前我就没有听到过颛顼生在这里的故事!”一位“反对派”人士抛出不同观点。
  巅峰对话
  谜团重重,迷雾氤氲。
  史前的传说到底有没有根据?又有什么证据能够证明:荥经就是颛顼帝的故里?
  2004年,荥经县开始“发功”,力图要找到颛顼这个史前帝王的“远古家谱”。
  历史悠久、人文昌盛的古严道(荥经)境内陆续出土了大量远古器物,说明从新石器时代就有先民在此生息繁衍。
  接下来的春秋战国岷山庄王时代(公元前6世纪—公元前4世纪),荥经又是丽水地区及楚国的“黄金通道”。公元前312年,秦惠文王的异母兄弟樗里疾就在此设县,加之有各类古籍文献的记载,和流传于荥经的远古民间传说与历代遗存、遗迹……
  这些都对荥经研究颛顼文化的传承,和探源颛顼帝故里的可能性提供了大量的翔实佐证。
  2005年11月1日——2日,经过一系列的准备和努力之后,由四川省政协文史委、四川省社科联、四川省历史学会和市文化局、荥经县联合主办的“中国四川荥经颛顼帝故里建设研讨会”召开。
  一场从现代走向远古的“巅峰对话”拉开了大幕。
  专家们会怎么说?他们会不会承认,荥经就是颛顼帝出生的地方?
  在会上,中国史学会理事、四川省历史学会会长、社科院历史学研究员谭继和,省政协文史委顾问、省民族研究所研究员李绍明,西华师大教授龙显昭,原西南民族大学校长陈玉屏,省考古研究院院长高大伦以及几十位专家学者各抒己见,对颛顼的出生地及相关史迹进行了考证和论证。
  而在荥经县坊间,一些颛顼文化的爱好者,也纷纷拿出了他们详经探寻的“秘密武器”……
  一时之间,颛顼在荥经“热得发烫”;
  新华社、中国旅游报、中国文化报等17家国内知名新闻单位,也纷纷派出“精兵强将”,赶来参加这次极有可能产生“爆炸性结论”的巅峰对话……
  抽丝剥茧,罩在颛顼头上的神秘面纱开始被层层揭开……
  惊天秘密
  “哎呀,颛顼故里确实是在荥经!”
  拂去历史传说的千年尘埃,一个真实而久远的颛顼,从历史的深处走向了现实的天空。
  “嫘祖为黄帝正妃,生二子,其后皆有天下:其一曰玄嚣……其二曰昌意,降居若水。昌意娶蜀山氏女,曰昌仆,生高阳……黄帝崩,葬桥山。其孙昌意之子高阳立,是为帝颛顼也。”在《史记·五帝本纪》中,有这样的记载。
  据史料介绍,黄帝年纪大后,曾命其子昌意征讨九黎部落。昌意将九黎驱逐至今云贵川一带,自己也就屯兵在川西。这期间,他娶蜀山氏女昌仆为妻,生下颛顼。颛顼十分聪颖,12岁时离开若水,到中原向伯父少昊学习政事。黄帝驾崩后,20岁的颛顼称中央天帝,开始统领四方部落。
  若水在什么地方?
  “尝考《汉书》、《水经注》,黑水、青水之间,若水出焉。黑水就是大渡河,青水就是青衣江……”根据历史文献的记载,龙显昭教授和专家们考证认为,若水就是荥经河,颛顼就降生在荥经。
  “中华民族的起源是多源一体,长期以来,尽管长江流域的研究成果少于黄河流域,从而形成了文献和历史、民族断裂,但已有的文献和文物考证表明,颛顼出生在荥经是可信的。”省政协文史委顾问、省历史学会名誉会长李绍明说。
  “荥经县就是颛顼帝的诞生地,积极支持荥经挖掘颛顼文化,打造颛顼帝故里。”在荥经,有关专家学者形成了一致的意见。
  消息传开,荥经人沸腾了!
  “2004年,荥经县派出考察组,我也一同到河南内黄县考察颛顼陵……服务人员一听说我们来自四川荥经,竟不约而同地称我们为颛顼故里人。内黄县颛顼、帝喾二帝陵博物馆馆长乔金山给考察组题词,‘黄帝颛顼孕育华夏,内黄荥经是一家’。”荥经县颛顼文化研究者李德祥说。
  他说,在河南内黄县,当地的许多人根据相关的资料记载,甚至连宾馆的服务员都知道荥经就是颛顼的故里。
  “据已有的文献和文物考证表明,颛顼出生在荥经……荥经打造‘颛顼帝故里’,可以打造成华夏儿女祭拜地。”

  谭继和、高大伦、龙显昭等专家还指出,荥经颛顼帝故里的认定,不仅使荥经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在全省、乃至全国具有唯一性和排他性,更重要的是对中国古文明的探源意义影响深远,进一步表明了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同为华夏文明的发源地,成为巴蜀文化与中原文化对接和交融的源头。                        
  


发表于 2016-4-30 16:56 | 显示全部楼层
易县安宁河畔的何家坝就发现了新石器的古人类遗址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7-11-15 10:00
小时候六合乡的村口有牌楼子的小地名,老人些说那个牌楼不管有多大的官到了那里都要下跪。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