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7220|评论: 86

【5.12征文】一位海外华人难以忘却的记忆【舍生 恒生 重生,生生不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3-29 00: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北京时间2008年5月12日下午2点28分,非洲的时钟正指向上午928
      难得晴朗的天空骤然下起了大雨。
      那一刻,正在索马里兰哈尔格萨大学汉语班的教室里上着课,学生们刚完成汉字的四声训练正在捏着毛笔按部就班的做着书写练习。除了通常下午才会降的雨破例提前了半天之外,一切如常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那一刻,祖国的西南大地,秀美的天府汶川却正在山崩地裂、地动山摇……





                         舍生 恒生 重生生生不息
                        一位海外华人难以忘却的记忆




      5月的东非值雨季,乌云滚滚遮天蔽日。天空仿佛是块巨大的蓝色粗布被面,上面疙瘩簏簌的铺了一层蘸饱了水的旧棉絮。浓重黄灰的乌云总是在低矮的空中摇摇欲坠的悬浮着,不堪重负……
      作为一名正在非洲支教(中非文化交流)的艺术工作者,我唯独不喜欢非洲的雨季,因为那浓重的云和延绵的雨总是遮挡着圣洁的蓝天和赤诚的阳光而且还常常阻挠我外出写生和深入生活的步伐。07年援非至今已逾4载。在非洲特别是宁静的索马里兰,我的支教生活因其原始闭塞而清净俭约。除了教学之外,我把所有的时间都投入到了写生、采风和创作之中。宁静方致远,明志需澹泊。“置身世外”三点一线的生活方式是我在国内求之不得的“世外桃源”。

      俭约的生活像尼罗河水日复一日的奔流着。
      08年5月12日,周一。阵雨提前,异常。上了一天课。
      13日,多云转晴。没课,外出写生画了一天画。
      14日,阵雨。上午校外辅导,下午3点半至5点哈大上课。

      14日中午,用完午餐我马上去了哈大的工作室。计划着用课前的两个钟头来调整一下昨天风景写生尚未完成的画作。我正调着油彩刚要动笔,大门猛然被人撞开。竟是阿布迪校长,他一看到我就大喊着冲了过来“Von(冯)!可找到你了!Earthquake(地震)!你去哪里了?China(中国)!了你整整两”我被他一连串语无伦次的慌促迎面击懵了!“China!怎么了?Earthquake!怎么回事?”我急切的问道。“Go、Go”他拽起我就往外拖,直冲对面的会议室跑去。因为会议室里有一台索马里兰尚不普及的电视机。

      我得知四川地震信息的时候,已是第三天下午了。

      震灾惨烈之殇殇兮 惊天地
      震撼肝胆之汤汤兮 泣鬼神
      赈灾官兵之皓皓兮 鉴日月
      震撼乾坤之朗朗兮 昭赤诚

      挥之不去的满目疮痍在漫天飞舞着,心神恍惚的我已经记不得下午的课是如何度过的了。唯有,淅沥着的凄凉如泪的细雨、流淌着的宛如逝去家人的酸楚和一幕幕震撼心灵的画面,难以忘怀。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众志成城共克时坚。

      从遥远的非洲我真切的看到:域内海外,九州上下,工农兵学商各行各业齐上阵。各尽其力救助灾区忙!就连那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甚至是扭曲着肢体残疾的乞食者都慷慨倾囊,哪怕是最后的口粮……然而,在灾区最需要帮助的时候,我却身在异国他乡不能亲临灾区为救助灾民尽一份力。惆怅满怀的我在异乡途悲切,一腔热血空彷徨?眼睁睁的看着正在流逝着生命的同胞们和奋不顾身救助灾民的人们,热血沸腾的赤子怎能袖手旁观!

      做点什么,我要为灾区做点什么!我能做什么



      在苍茫的非洲,遍布大地的仙人掌就像草原上蔓生的野草。众如驼毛,微如路蚁。舍前屋后、道路两旁的那些常因阻碍出行而遭清理。在我寓所旁边的废墟中就横陈着一大丛,挣扎在我日日经过的路畔。司空见惯的我,此前竟从没正视过他们一眼。

      得到四川地震的信息,看着满目疮痍的惨烈。惊恐悲忧思化作一壶侵泡着心灵的浓烈苦酒。凄凄的心绪像是雨季非洲乌云密布的天空,把我看到、想见的一切都沁染在一种苦涩的冷兰中。怅怅的我在鞭长莫及的自责中,怅怅着……

     “山崩地裂”之后,当我再次看到路畔的那丛仙人掌时,他们却给了我直抵心灵的震撼。那支离破碎的仙人掌匍匐着掩压在残垣断壁中。从根斩断他们早已被这飞来的“横祸”夺去了赖以生存的“家园”。废墟中的“母亲们”正扭曲着残缺不全的身体,以一种向上的姿态屏着呼吸竭尽全力的绕过障碍朝向光明举着那筋骨暴露的早已僵硬了的“胳膊”昂着依然流着鲜血变了形的沉重的“头颅”。那是一种满门灭绝的惨烈的痛。该是怎样的一种震撼?能不让人动容?可是他们没有怨天的叹息,你看那掩映在决绝的狼藉中的“胳膊”和“头颅”上却在旺盛的盛开着、萌发着鲜黄的花朵和嫩绿的蓓蕾。盛开出一种生生不息的希望,绽放出一种欣欣未来的向荣。是的,这也正是那已经枯萎了“祖母们”和正在干瘪“母亲们”唯一的希望。此刻,那稚嫩的蓓蕾和花朵们正沐浴在晨曦里,迎着朝霞莹莹的泛着嫩绿、金黄、血红的生生不息、锲而不舍、舍生忘死的光芒。
      那情形仿佛就是搬来非洲的四川灾区的缩影。看那活生生掩压在断壁残垣中的绿色生命。面对着灾难却依然悲壮的顽强出一幕幕感天动地的瞬间:舍身托举着蓓蕾和撑护着花朵的仙人掌“妈妈们”不正是震灾中举着孩童的亲和撑护着学生教师吗?这不四川震灾中所昭示出的可歌可泣的“舍生精神”——无私无畏璞真人性的真实写照吗!
      是的,我该做点什么了!

      是的,我要用我的画笔把这“舍生”的精神“定格”成千秋万代的永恒。我要用我的画作将这“舍生”的精神载入青史化作恒垂不朽的永生!
      不仅是在灾难降临的时候,我们时刻都需要这种无私无畏的“舍生”精神,我殷切的期望这种璞真人性永驻人间。来伴随地震灾区重建家园,来伴随我们的祖国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舍身的仙人掌永恒的活化石、团结的蚂蚁群以及那些磨难过后依然生生不息的顽强生命纷纷给了释放忧思的灵感。《舍生》《恒生》《重生》《生生》《众生》生生”组画相继问世。
      作为一名身在海外的华人,作为一名援非支教的对外汉语教师,作为一名艺术工作者。我以我最盛大的方式——为四川赈灾倾心创作的“生生”组画,来祭奠那些舍生为人的英烈们,来告慰那些因地震而逝去的人们,来感谢曾参与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中付出心血的所有的人们……



      患难识真知,大灾显真情。风雨过后现彩虹!

      雨季非洲那遮天蔽日的乌云,在我收起画笔的那一刻骤然间烟消云散了。昭昭的阳光一下子打开了紧锁着的眉头,朗朗的天空湛蓝湛蓝的,终于又露出了她那亘古不变的璞真无暇的面容……





                                冯三石
                  chinamolom@hotmail.com                       
                          2011年3月28日




      后记

     《生生》组画完成后,计划在我2008年8月北京个展中把这组作品义卖,为灾区捐建一所不怕地震的学校。展览曾引起了画界的广泛关注。这组作品更是备受瞩目。中国油画学会顾问、徐悲鸿国际艺术研究会名誉主席冯法祀先生在开幕式上给予了高度评价。中央美术学院前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前主席靳尚谊先生也给予了充分肯定。民革中央《团结报》亦曾专门做过人物专访。
      遗憾的是,因本人援非支教长期生活在非洲。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实施和落实。所以,卖捐建学校的愿望至今没有得以实现。竟成了一个困我至今的“未了情”。
最近,当我看到关于“5.12震灾”征文活动的时候,一下子又唤起了我当时身在非洲有关四川震灾的难以忘却的记忆,心绪又波动起来。赶紧找出当时的日记和感想并迅速整理成文。
      不过,《生生》组画每一幅背后都有许多不为人知的感人故事和我的心路历程。限于篇幅,只能抽出其中一幅画作《舍生》中的一页,还做了不少的删剪。即便如此,加上首尾字数还是超了不少。(题记和后记可不计入总数,正文2100余字,略超百字基本符合要求)鉴于一篇文章的完整性,我已经做了最大努力。
      我想,在将来的日子里,把《生生》组画以及更多非洲题材画作背后的故事一一整理成文,集结收录在我即将出版的《“画”说非洲》文(画)集中。
      这样的话,空间就广阔的多了。




      附:文中提到的《生生》组画之《舍生》
19.jpg
                                                         《舍生》2008年5月于非洲 布面油彩 100CM×80CM



      相关媒体采访报道如下:


      中央《团结报》人物专访
       http://epaper.idoican.com.cn/bjtjb/html/2011-02/22/content_2017273.htm?div=-1

      北京巡展媒体报道        
       http://www.wfnews.com.cn/epaper/wfwb/html/2008-09/12/content_59595.htm

      援非事迹媒体采访
      http://gdb.wfgd.com.cn/Html/shehzk/2008-8/6/115406163.shtml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57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11-3-29 01:26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章本属文人的专利,画家的文章在于作品。
    作为一名身在非洲援非支教的画家,援非4年中,所见、所想、所悟颇多并因之倾情创作了好几个系列的非洲风情作品。不过,许多作品完成后仍意犹未尽。比如说,四川震后,我在非洲为四川赈灾所创作的【生生】组画中的【舍生】,在我充满激情的把舍生的仙人掌(为了希望、为了生生的延续,无怨无悔的牺牲自己的)所传递给我的“舍生精神”来颂扬地震中舍己为人的英烈们后,仍然有许多的感受(特别是作品背后的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和心路历程)憋在心里,不吐不快。
    这也就是,逼着一个画家拿着“铅笔”写文章的原因之所在。
    之所以是“拿着‘铅笔’写文章”,是因为对于我来讲,文章不过是个刚学写字的小学生而已。
    好在,文章毕竟不是我的专业,写的好不好对我来讲并不是什么要紧的事。
    只要能够把我的感悟“吐”出来,我就感到很快乐了。
    所以才成此文,才敢拿出来与大家分享我的快乐。

发表于 2011-3-29 04:13 | 显示全部楼层
在灾区最需要帮助的时候,我却身在异国他乡不能亲临灾区为救助灾民尽一份力。惆怅满怀的我在异乡途悲切,一腔热血空彷徨?眼睁睁的看着正在流逝着生命的同胞们和奋不顾身救助灾民的人们,热血沸腾的赤子怎能袖手旁观!

同在异乡,深有同感,您的所为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敬意!

 楼主| 发表于 2011-3-29 11:02 | 显示全部楼层
    【5.12征文】亚丁湾畔—叹国殇之【一剪梅】
http://www.mala.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443703&fromuid=879411

文章中因字数太多 裁剪 掉的一首小令:还是不忍心扔掉



      一剪梅·叹国殇(注1)

             冯三石


        凄云冷雨残月幽,

        毫挥无处,

        魂飞难收。

        雁促息骤震耗来,

        乡思如雪,

        霜增悲愁。

        花正凋零水正流,

        疮痍满目,

        壁断垣悠。

        恨生双翼驾云去,

        直穿亚丁,(注2)


        肝洒川头!



      注1:作为一名身为艺术工作者的对外汉语教师,5.12强烈地震之时,我正在遥远的非洲执行着教职。空中乌云滚滚冷雨淅沥。恰游子乡思正浓,游魂飞远,手持画笔无处落时,忽闻噩耗传来。见,川之殇殇兮,人物殃殃!叹,举国上下捐款捐物各尽其力救灾忙!凄凄心绪犹雪加霜。在故乡、同胞最需要帮扶之时,我却身在异国他乡无法为救灾尽力。恨无双翼乘风去,直穿亚丁湾,飞回天府,肝洒川头!沸腾着满腔热血的我立于亚丁湾畔面对东方——我的故乡,空叹国殇!是夜无眠填《一剪梅》一首。
     2008年5月14日夜游子于亚丁湾畔伤怀。
     注2:“直穿亚丁”亚丁—非洲亚丁湾,从亚丁湾上空直线(最短最快)飞向天府,肝洒川头。





 楼主| 发表于 2011-3-29 11:3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Tigger-Joe 的帖子

      乡思,是所有海外赤子共同的离愁。离家的距离越远,家就越大、情就越浓。
      当离开家门的时候,才知道思念亲人!当离开家乡的时候,才知道思念乡亲!当离开祖国的时候,才会知道,我们还有一个家,叫作国家。
      当身在海外,“别人”问你from的时候,china就成了你的家乡,chinese就成了你的乡亲。

 楼主| 发表于 2011-3-29 17:5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要用我的画笔把这“舍生”的精神“定格”成千秋万代的永恒。我要用我的画作将这“舍生”的精神载入青史化作恒垂不朽的永生!

 楼主| 发表于 2011-3-29 19:30 | 显示全部楼层
及 相关媒体采访报道如下:

民革中央《团结报》人物专访
http://epaper.idoican.com.cn/bjt ... _2017273.htm?div=-1
北京巡展媒体报道
http://www.wfnews.com.cn/epaper/ ... 2/content_59595.htm
援非事迹媒体采访
http://gdb.wfgd.com.cn/Html/shehzk/2008-8/6/115406163.shtml

 楼主| 发表于 2011-3-29 21:28 | 显示全部楼层
【5.12征文】亚丁湾畔—叹国殇之【一剪梅】
http://www.mala.cn/forum.php?mod ... &fromuid=879411

 楼主| 发表于 2011-3-30 08:27 | 显示全部楼层
在灾区最需要帮助的时候,我却身在异国他乡不能亲临灾区为救助灾民尽一份力。惆怅满怀的我岂在异乡途悲切,一腔热血空彷徨?眼睁睁的看着正在流逝着生命的同胞们和奋不顾身救助灾民的人们,热血沸腾的赤子怎能袖手旁观!

同在异乡,深有同感,您的所为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敬意!

 楼主| 发表于 2011-3-30 18:18 | 显示全部楼层
:):):)

发表于 2011-3-30 18:38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好文:handshake

发表于 2011-3-30 19:11 | 显示全部楼层
【5.12征文】历史会记住的
http://www.mala.cn/forum.php?mod ... &fromuid=874757

 楼主| 发表于 2011-3-30 23:14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务院新闻办(中宣办)指导的5.12大型网络征文活动,你觉得下列哪个最重要?
http://www.mala.cn/forum.php?mod ... 0372&fromuid=879411

      除了证书和奖金,就没有别的更重要的东西了吗?
      尽管时下是一个追求功利的社会,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只看重证书和奖金。
      绿色的铜锈像伊甸园里的毒蛇会诱使人们走向邪恶,丧失良知和爱心。“5.12征文”活动是一剂强有力的防腐剂和回春要。这个是一个呼唤和保护人们的良知和爱心的活动,于无声无息之中弘扬着无私无畏的“舍生”精神,这才是其意义之所在。重在呼唤,重在参与!
      很疑惑,你仅有的两个所谓的最终要的选项,都不是我 所要 选择的选项!

 楼主| 发表于 2011-3-31 09:40 | 显示全部楼层
【5.12征文】亚丁湾畔—叹国殇之【一剪梅】
http://www.mala.cn/forum.php?mod ... &fromuid=879411

 楼主| 发表于 2011-3-31 18:21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为一名身在海外的华人,作为一名援非支教的对外汉语教师,作为一名艺术工作者。我以我最盛大的方式——为四川赈灾倾心创作的“生生”组画,来祭奠那些舍生为人的英烈们,来告慰那些因地震而逝去的人们,来感谢曾参与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中付出心血的所有的人们……




 楼主| 发表于 2011-3-31 18:21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为一名身在海外的华人,作为一名援非支教的对外汉语教师,作为一名艺术工作者。我以我最盛大的方式——为四川赈灾倾心创作的“生生”组画,来祭奠那些舍生为人的英烈们,来告慰那些因地震而逝去的人们,来感谢曾参与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中付出心血的所有的人们……




 楼主| 发表于 2011-3-31 18:22 | 显示全部楼层
更正:

     作为一名身在海外的华人,作为一名援非支教的对外汉语教师,作为一名艺术工作者。我以我最盛大的方式
——为四川赈灾倾心创作的“生生”组画,(更正为:——倾心创作《生生》组画,义卖捐建“抗震”学校!)来祭奠那些舍生为人的英烈们,来告慰那些因地震而逝去的人们,来感谢曾参与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中付出心血的所有的人们……

      

 楼主| 发表于 2011-3-31 22:58 | 显示全部楼层
祭“5.12”汶川大地震长联
http://www.mala.cn/forum.php?mod ... &fromuid=879411

祭国殇,祭汶川劫。
恨觺觺地牛,信笔涂鸦,穷凶极恶!抖散和谐营垒,劈开绿色肌肤,腾起黑灰雾障。
瞬间地裂天崩,禹哭冰悲,犹玉柱不周之方倾,四角地维之将摧。
卧龙告急,九寨报忧;
大熊猫惊慌失措,都江堰黯淡神伤。
天府蓉城履危途,靓丽锦官遭涂炭,羌绣奥乡成废墟。
纵横蜀岭蜀原,失鱼米粮仓之采,失诗仙捉月之吟,失三春三月忆三巴之趣。
大厦轰然倒下,校园蓦地坍塌,残壁断垣,凄风寒雨;
诚惶诚恐,触目惊心。
天地沉浮,人间混沌,看多少小草鲜花、青春笑脸、学子职员、忠肝义胆,尽掩在阿鼻狱中,无无奈奈、惆惆怅怅、戚戚惨惨。
当此际也,悲那曲歌空唱,那身汗枉流,那段情未了,叹五月十二日之神州,竟落普天涕泪!旌旗低垂,东亚西欧闻呜咽

撼山易,撼中华难!
喜堂堂龙族,栉风沐雨,排患兴邦。复修锦绣家园,缝补青苍褴褛,揭开金卷诗篇。
俄顷否极泰来,云蒸霞蔚,似凤凰浴火之涅槃,七彩画栋之再塑。
主席亲临,总理抒壮;
巨五岳镇定自若,堰塞湖源清流洁。
康巴陷地出苦海,博爱桑梓踵解囊,藏裔秘甸矗奇迹。
捭阖绵阳绵竹,挥仙葩阆苑之潸,挥武圣尽忠之痛,挥一叫一回肠一断之愁。
雄魂桀骜驰驱,英杰端的勇猛,呕心沥血,伟绩丰功;
可泣可歌,拔山扛鼎。
乾坤辗转,华夏空明,颂无数医生护士、子弟官兵、将军县长、蓝目黒肤,皆守于最前沿上,洒洒扬扬、浩浩汤汤、烈烈轰轰。
于兹地焉,乐这般美延伸,这种真傲立,这重善奉施,思未时廿八分之噩梦,已化众志成城!和衷共济,南疆北国荡铿锵

 楼主| 发表于 2011-4-1 10:22 | 显示全部楼层
【5.12征文】一位海外华人难以忘却的记忆【舍生 恒生 重生,生生不息】
http://www.mala.cn/forum.php?mod ... &fromuid=879411

发表于 2011-4-1 11:56 | 显示全部楼层
羁旅海外,心系祖国,赤子之心,感人至深!
好文笔!!好!
问好莫罗-中国 朋友!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