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川三载未了情
蜗牛觉觉
三年了,青川一直和全国人民紧紧相随,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无不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
如今,我在地震中出生的孩子路缘三岁了,“谢谢叔叔阿姨当年的救命之恩,我会好好生长,将来好好读书,用最好的成绩来回报社会”,这是小路缘发自内心的一句话。
自从震后一别,我再也没有见过恩人们一面,多么希望他们能抽空重来一次青川,来我们家吃一碗地道的川菜,喝一碗米酒,好好絮叨絮叨。
援建者们请记住,无论什么时候到青川来,你们都是青川人民最尊贵的客人。
旅行路上上帝赐予我一位青川王子
我出生在美丽的冰雪之城——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工人,我作为他们的乖乖女,童年一直谨遵着他们的教诲,总是全力以赴地学习着。
随着知识和阅历的增长,我的脑海里突然有了一个强烈的愿望,就是能去祖国的其它地方看看,可由于年龄太小,父母不放心,这个愿望一直没能实现。
工作以后,旅行念头愈发强烈,2007年初终于凑一次年休假的机会,我从中国的最东北坐上了开往大西南的火车。第一次坐火车,旅程虽然漫长,我却倍感新鲜,无论白天黑夜总是把脸贴近窗户,好奇地望着窗外的一切。
快要到达目的地时,我终于看累了,就转过身坐在位子上发呆,邻座是一位长得蛮帅的小伙子,百无聊赖之际,我们天南海北地聊了起来,他也是去旅行的,而且线路跟我的一样,他的老家在青川,聊到青川,他的口若悬河一下子深深吸引了我。
等到旅行回来,我们已经顺理成章地成为了恋人,虽然一个家在大东北,一个家在大西南,但这一切都不足以阻挡两颗挚爱的心。
没多久,我们就去民政局申领了结婚证,边打工边过起了两个人的小日子。怀孕后,他对我关怀备至,我庆幸生命中第一次外出旅行就找到了最好的白马王子。
地震路上我的青川宝宝顺利降生
怀孕6个月时,丈夫说青川老家的环境好,空气新鲜,有利于孩子发育,家人照顾起来也方便,我们就在2008年3月回到了丈夫的老家四川省青川县木鱼镇骑马乡。
没想到不到3个月,青川就发生了大地震,由于受到惊吓,我的产期突然提前了。2008年5月17日凌晨2点,我的肚子一阵比一阵疼,丈夫随即把我送到了青川县帐篷医疗点。医疗点的医生们发现我已临产,可帐篷里的条件却非常有限,为防止万一,医生建议我们立即联系救护车转到广元市接生。
正当我们为找不到救护车而发愁时,上海医疗救援队闻讯而至,他们开着救护车载着我和其他两名临产的孕妇直奔广元。青川距离广元150公里,全是坎坷不平的山路,地震以后,路上到处是塌方、飞石,尤其是一个叫酒家垭的地方,山高、弯多、路险,来往的救灾车、捐赠车一到这里就排起长队走走停停,搭载我的救护车也只有在山路上缓慢蠕动,由于道路过于颠簸,临产的我痛得几近休克,最后导致羊水破裂,我和肚里的孩子随时都有生命危险。
情况万分紧急,救援队临时做出果断决定,在车上为我接生,车子还在缓缓行进,救护车上的三名医生立即开始接生,在距离广元还有20分钟车程时,重达六斤三两的孩子出生了,第一声啼哭也令身边的每个人都喜极而泣。
到达广元市中心医院时,医生告诉我,如果再晚半个小时到达,我们母子就没命了,所以从那时起,我感觉能活着就是最大的幸福,虽然家没了,但至少还能带着孩子看到傍晚的太阳。
为此,我给地震中出生的孩子起名叫路缘,小名叫震生。别的孩子出生后,说的第一个词语是妈妈或者爸爸,但我不一样,我教会他说的第一个词语“感恩”。
是的,感恩,我要以这种方式提醒他,这辈子都别忘记感恩。三年来,我一直在提醒他,我们母子的存在是地震中的奇迹,这辈子都不能忘记挽救我们生命的那些人。
援建路上被地震摧垮的民房变成了花园小区
失去家园后,我时常会走出板房,抱着孩子到废墟前看看,毕竟那里曾经是我们的家呀。
灾后重建很快开始了。
时间紧迫、任务艰巨。路不通,没有电,水里全是泥巴,连山里人都无法忍受的环境,援建者们却坚定地留了下来。
由于原来的地基已经完全松动,无法就地重建,援建者们就深一步、浅一步地踩着泥巴路四处规划选址,在充分考虑到住房安全性的同时,还在科学性、美观度上下足了功夫。
很快,一个现代化居民小区的雏形就在图纸上显示出来。
挖掘机、搅拌机、运输车开始24小时作业,援建者们的脸上满是倦意。
春蚕到老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是援建人员的真实写照。看着他们忙碌的背影,我在想,为了我们灾区,他们一天到晚吃苦受累,却忘记了自己的家庭和孩子。
去年底,我们全家搬进了新建造的小区,小区外是宽敞的马路,周边有学校、超市、菜市场、医院等等,我盼望着自己的孩子能够早日进附近的学校学习,好好报效祖国。
如今,在政府和援建人员的帮助下,我们家不仅住上了新房,还种植了2亩多的黑木耳和菌子,由于对路畅销,往往刚一收获就全部卖完,全家的生活也越来越好了。
但吃水不忘打井人,我们这辈子都会牢记党的恩情,牢记祖国人民的帮助,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青川人的今天。